题目内容

【题目】某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两小块,分别用刀细细的切碎、拌匀.②将馒头碎屑A与2毫升清水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将馒头碎屑B与2毫升唾液放入2试管中充分搅拌(如图);

③把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
④10分钟后,同时取出两支试管,各滴2滴碘液,摇匀.
(1)观察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可以看到试管不变蓝,原因是唾液淀粉酶对具有消化作用.
(2)1号试管在试验中起到的是作用.
(3)实验中37℃左右的水温模拟了人体中的温度.

【答案】
(1)2;淀粉
(2)对照
(3)口腔
【解析】解:(1)滴加碘液后1、2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1试管不变蓝,原因是1试管中有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了;2试管变蓝色,原因是2试管中没有唾液,淀粉没有被分解.(2)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因此该同学设置的对照实验中,2试管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3)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人体的体温,因此在实验中用37℃左右的水对试管进行水浴是模拟人体口腔内的温度.
所以答案是:(1)2;淀粉(2)对照(3)口腔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即可以解答此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