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中 ,符合图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
A | CO | O2 | H2SO4 | Fe2O3 |
B | Zn | HCl | CuSO4 | NaOH |
C | NaOH | SO3 | KOH | CuSO4 |
D | NaCO3 | Ca(OH)2 | HCl | BaCl2 |
A.AB.BC.CD.D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化铜能否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探究)
实验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或结论 | |
实验分析 | 实验结论 | |||
① | 有少量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能分解,但是______ | 氧化铜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
② | ________ | 氧化铜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
(1)写出实验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反思)实验过程中加入两支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应满足的要求除了体积和温度相同之外,还要保证___________相同。
(2)小明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结论”,他补充设计了以下两个探究实验。
实验一:称量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并与反应前的称量数据作比较,其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_。
实验二:另取5 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加入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其余操作同实验②,其目的是证明___________;小明在进行实验时,发现试管内有许多水雾,由此推断过氧化氢分解是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实验拓展)小红同学用MnO2、CuO两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探究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
实验操作:取30粒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然后改用等量含另一种催化剂的海藻酸钠微球,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图2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3)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保持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含MnO2的海藻酸钠微球进行实验,60s时压强瞬间回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过氧化钠是钠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之一,纯品过氧化钠为白色,但一般见到的过氧化钠呈淡黄色,在空气中会吸收水和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过氧化氢,接着过氧化氢又能分解放出氧气。
(1)请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区别水和过氧化氢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为了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又消失了。
(提出问题)什么原因导致溶液先变红再褪为无色呢?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能是无色酚酞溶液变质导致溶液褪色;
猜想2:可能是生成的过氧化氢使溶液褪色。
(实验与结论)
(4)猜想1立即遭到其他同学的质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验证猜想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后再___________,观察现象 |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讨论交流)
(6)老师提醒同学们还有其他原因也会导致溶液先变红再褪为无色,你认为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