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实验操作容器中都有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 | B | C | D | |
实验 装置 | 硫在O2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O2含量 | 铁丝在O2中燃烧 | 探究燃烧条件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的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 |
A. A B. B C. C D. D
【题目】将14.0g硫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记录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 1 | 2 | 3 |
氧气的质量/g | 4.5 | 14.0 | 18.0 |
二氧化硫的质量/g | 9.0 | 28.0 | 28.0 |
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三次实验中,第_____次刚好完全反应.
(2)在第_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g.在第_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g.若将剩余的硫在剩余的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_____g.
【题目】某校课外小组同学用含有泥沙和氯化钠杂质的碳酸钠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向一只60 g的烧杯中加入35 g样品,然后分5次加入盐酸,每次加入盐酸40 g(不考虑水、氯化氢逸出),每次反应完全后,称量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加入稀盐酸次数 | 1 | 2 | 3 | 4 | 5 |
烧杯和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g | 132.8 | 170.6 | 208.4 | 246.2 | 286.2 |
已知:(1)第5次加酸后,烧杯底部剩余不溶固体2.1g。泥沙成分为SiO2,它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发生反应。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总质量为_________。
(2)反应结束时得到氯化钠的质量_______ 。
(3)碳酸钠样品中钠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
【题目】腾飞小组做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意外发现反应产生了无色无味气体,于是小组同学对此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①李欢认为该气体可能是氧气②王迎认为该气体可能是氢气③吴晶认为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李欢认为晶晶的猜想错误,理由是_____.
(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_____ | 木条不复燃 | 李欢猜想不成立 |
②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 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 | _____ | 王迎猜想成立 |
(反思)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为什么会产生气体呢?经过小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肯定与_____有关.
(回归本源)该反应观察到的主要现象应该是铁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由此得到的结论是:金属活动性铁比铜_____.
【题目】张鑫同学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劈裂,
为此他们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该生石灰是否变质?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张鑫认为生石灰肯定已变质,因为空气成分中含有_____和_____.
他猜想其主要成分可能含有CaO、Ca(OH)2、CaCO3等三种物质
(实验探究)(1)张鑫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_____,由此说明该样品中不含有CaO;
(2)将上述液体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确定滤渣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____ | _____ | 说明固体中含有Ca(OH)2 |
②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 _____ | 说明滤渣中含有CaCO3 |
(反思评价)小组同学步骤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生石灰已变质,主要成分是Ca(OH)2和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