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曲线图对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对研究对象形成规律化的认识,下列各选项中观察曲线图后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活动性越强的金属生成的氢气就越多 | B.两种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吸水性强弱的比较:质量分数越大的硫酸吸收水的质量越多 |
C.某物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D.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影响:加入二氧化锰使H2O2生成氧气的量增多了 |
A.A B.B C.C D.D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物质 | 实验目的 | 主要实验操作 |
A | NaCl(Na2CO3) | 除杂 |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
B | MnO2(KCl) | 分离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CO2(H2O) | 干燥 | 将气体通过碱石灰(主要成分氢氧化钠)干燥管 |
D | NaOH、Ca(OH)2 | 鉴别 | 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 |
A.A B.B C.C D.D
小强同学看到妈妈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迅速冒出气泡。为了解其反应过程,他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A B C
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A中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______(填化学式)。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
(1)实验过程:
教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Na2CO4),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2)提出问题: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
(3)猜想与假设: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________;还可能存在Na2CO3、NaH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
(4)查找资料:
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 + CaCl2 ═ CaCO3↓ + 2NaCl。
资料2:NaHCO3溶液呈碱性,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碳酸钠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5)实验过程:小组同学对溶液X中的溶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 主要实验现象 | 结论 |
① |
| 证明溶液中有Na2CO3 |
② |
| 证明溶液中无NaHCO3 |
③ |
| 证明溶液中无NaOH |
(6)实验反思:根据资料,NaHCO3溶液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于是,同学们猜想: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是否可以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方程式)这样的反应?于是,同学们进行了新的探究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