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列鉴别或检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用紫色石蕊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B.用肥皂水鉴别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C.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鉴别氮肥和钾肥
D.用足量稀盐酸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二氧化碳与水结合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可以鉴别出来;B、稀盐酸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稀硫酸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可以鉴别出来;C、铵盐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但氮肥并不一定是铵盐,如硝酸钠与熟石灰就不反应,故C方法错误;D、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会有气泡产生,可用足量稀盐酸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故选C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 ______g;
(2)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加水或降温 ____________;
(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 _______(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4)下表为K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27.6 | 31.0 | 34.0 | 37.0 | 40.0 | 42.6 | 45.5 | 48.3 | 51.1 |
①由上表可推测KCl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增大(填“增大”或“减小”).
②在1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KCl固体,充分混合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_______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过程中的玻璃棒的作用为__________加快溶解速率;将其温度升高到40℃时,若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6% 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