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对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以下探究:
(查得资料)
(1)该牙膏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它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产生。
(2)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吸收二氧化碳。
(3)碱石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设计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测定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依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装置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___。
(2)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
(3)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_____。
(解释与结论)将C中产生沉淀通过_____、洗涤、干燥、称量,通过计算求得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反思与评价)
反思实验过程,小刚同学提出应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测定准确度。他提出的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
b 放慢滴加盐酸的速度
c 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
d 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拓展延伸)小亮同学为确定A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质主要成分为Na2CO3和NaOH |
(2)、过滤,取少量滤液加入 | _____ |
【答案】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a(OH)2+CO2═BaCO3↓+H2O 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 过滤 cd 氯化钙溶液(合理即可) 酚酞试液变红色(合理即可)
【解析】
设计实验:
(1)B装置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通过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2)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C中观察到有沉淀产生,是因为氢氧化钡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钡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CO2═BaCO3↓+H2O;
(4)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有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提高实验结果准确性;
解释与结论:
本实验中可通过C中反应生成的碳酸钡的质量计算碳酸钙的含量。将C中产生沉淀通过过滤、洗涤、干燥、称量,通过计算求得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
反思与评价:
a 在加入盐酸之前,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能够防止装置中的二氧化碳对实验的影响,从而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b 放慢滴加盐酸的速度,能使反应速率减慢,从而使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钡溶液充分吸收,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c 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能够除去水蒸气,但是通过B装置使又带出水蒸气,无论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都不影响实验结果;
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时,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中挥发出的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质量增加,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故选cd;
拓展延伸:
若溶质主要成分为Na2CO3和NaOH, 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是显碱性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所以在检验时,选用过量的氯化钙溶液检验碳酸钠,并完全除去碳酸钠,再用酚酞检验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 产生白色沉淀 | 溶质主要成分为Na2CO3和NaOH |
2、过滤,取少量滤液加入酚酞试液 | 酚酞试液变红色 |
【题目】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到盛氢氧化钙溶液的小烧杯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CaC12 滚液显中性
【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针对疑问,甲组同学猜想如下:
猜想I:只有CaC12 猜想II:有__________
猜想III:有CaC12和Ca(OH)2 猜想IV:有CaCl2、HCl和Ca(OH)2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猜想IV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小组进行了下列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 |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 通入CO2 | 滴加Na2CO3溶液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实验结论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溶液中含有Ca(OH)2 |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III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1)丙组同学认为滴加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不能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Ca(OH)2,请你帮助他们说明原因____________。
(2)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
【题目】元素周期表和化学用语都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第9号元素的气体单质(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常温下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氟酸(HF)和另一种具有助燃性的常见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中和反应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①含有第3号元素的碱,其化学式为_____,其溶液因为含有_____(填微粒符号)而具有碱性,H2SiO3属于_____(填物质类别),推测这两种物质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因存在_____(填微粒符号)而具有导电性.
③下表是某酸碱指示剂在不同的pH值范围内显示的颜色
颜色 | 红 | 橙 | 绿 | 蓝 | 紫 |
pH范围 | 1~3 | 4~5 | 6~7 | 8~10 | 11~14 |
某同学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7.3%的稀盐酸和上述指示剂做中和反应的实验,当观察到烧杯中颜色恰好由蓝变绿时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了20g,则下列图像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