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1. A.
    原子种类
  2. B.
    分子种类
  3. C.
    元素种类
  4. D.
    分子数目
B
解析: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和宏观解释进行分析.
解答: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不变.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和相关知识,要细致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
放热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反应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
性(选填“酸”“碱”或“中”).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碱性.对此现象,乙同学重复如上实验,得到同样结果.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Ⅰ: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变红色.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溶液呈碱性.
【实验与思考】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
氯化镁
氯化镁
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乙同学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Mg+2H2O(热)═Mg(OH)2+H2
Mg+2H2O(热)═Mg(OH)2+H2

【结论】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拓展与延伸】
(1)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可能显中性或弱酸性,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如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镁溶液显弱酸性,氯化钾溶液显
性.
(2)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有关
有关
(填“有关”或“无关”)
(2012?建邺区一模)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实验时需将镁条进行打磨,其目的是
去除表面的氧化镁等杂质
去除表面的氧化镁等杂质

(2)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
放热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化学方程式为
Mg+2HCl=MgCl2+H2
Mg+2HCl=MgCl2+H2

(3)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
性,(选填“酸”“碱”或“中”).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
性.对此现象,乙同学重复如上实验,得到同样结果.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Ⅰ: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  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变红色.
实验与思考:
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
氯化镁
氯化镁
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
乙同学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Mg+2H2O
  △  
.
 
Mg(OH)2+H2
Mg+2H2O
  △  
.
 
Mg(OH)2+H2

结论: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拓展与延伸:
(1)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可能显中性或弱酸性;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如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镁溶液显弱酸性,氯化钾溶液显
性.
(2)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有关
有关
(填“有关”或“无关”).
研究三.金属活动性强弱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如图为镁原子、钙原子和钡离子结构示意图,据此推测,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最强的是
Ba
Ba

(2013?南京二模)(1)金属材料的使用
①人类进入铁器时代要比青铜器时代晚得多,这与
A
A
有关(填序号).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导热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人类一般使用铜合金多于纯铜,因为铜合金的熔点要比铜低,硬度要比铜
 (填“大”或“小”).
(2)金属的结构
图1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
失去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因此化合物中铝元素通常显
+3
+3
价.
(3)金属的活动性
①请将铜、铝、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图2中的相应位置.
②要快捷验证铜、铝、铁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其它试剂是
AlCl3、CuCl2溶液(答案合理即可)
AlCl3、CuCl2溶液(答案合理即可)

③镁、铝、铁三种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消耗的金属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铁>镁>铝
铁>镁>铝

(4)金属的锈蚀
①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
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人们常采用
涂油(答案合理即可)
涂油(答案合理即可)
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洗槽中,观察到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有无色气泡逸出.溶液变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③铜表面也容易生锈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
CO2
CO2
有关.
(5)金属的冶炼
①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又发明了“湿法炼铜”,即“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请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冶炼原因
Fe+CuSO4=FeSO4+Cu
Fe+CuSO4=FeSO4+Cu
_.
②小章同学准备在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请你据此回答:
实验中玻璃管内的现象为:
红色固体变黑色
红色固体变黑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3CO+Fe2O3
 高温 
.
 
2Fe+3CO2

③某同学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0.88g,则该同学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一定要大于
0.56g
0.56g
g(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金属材料的使用
①人类进入铁器时代要比青铜器时代晚得多,这与______有关(填序号).
A.金属的活动性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导热性    D.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②人类一般使用铜合金多于纯铜,因为铜合金的熔点要比铜低,硬度要比铜______ (填“大”或“小”).
(2)金属的结构
图1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因此化合物中铝元素通常显______价.
(3)金属的活动性
①请将铜、铝、铁三种金属的元素符号填写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图2中的相应位置.
②要快捷验证铜、铝、铁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其它试剂是______.
③镁、铝、铁三种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消耗的金属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
(4)金属的锈蚀
①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铝在空气中却表现出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其原因是______.
②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锈蚀,为了防止铁制品锈蚀,人们常采用______的方法(任写一种)来达到目的.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洗槽中,观察到溶液变黄,一段时间后,有无色气泡逸出.溶液变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③铜表面也容易生锈成铜绿,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生锈除了与氧气和水有关外,还与空气中的______有关.
(5)金属的冶炼
①西汉时期我国的劳动人民又发明了“湿法炼铜”,即“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请用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冶炼原因_______.
②小章同学准备在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请你据此回答:
实验中玻璃管内的现象为: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③某同学实验完成后,发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增重0.88g,则该同学通入装置的CO气体质量一定要大于______g(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以下是甲、乙两同学对有关镁与盐酸反应的系列研究
研究一: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以及反应速率的变化:
(1)反应中试管外壁发烫,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反应方程式为.
(2)实验测得镁片产生气体的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t1~t2时间内反应速率逐渐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研究二:反应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探究:
【发现问题】
(1)反应后甲同学用pH试纸测定试管中溶液的酸碱性,发现pH小于7,说明甲同学所得溶液呈______性(选填“酸”“碱”或“中”).
(2)反应后乙同学的试管中镁条有剩余,向试液中滴入两滴酚酞溶液,振荡显红色,说明乙同学所得溶液呈碱性.对此现象,乙同学重复如上实验,得到同样结果.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Ⅰ:稀盐酸过量,使溶液pH小于7;猜想Ⅱ:氯化镁溶液pH小于7.
乙同学:猜想Ⅰ:氯化镁溶液使酚酞变红色;猜想Ⅱ:镁与热水反应使酚酞变红色.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溶液呈碱性.
【实验与思考】为验证猜想,甲、乙两同学均需测定______溶液的酸碱性,实验表明该溶液显弱酸性.乙同学为完成猜想Ⅱ,在滴有两滴酚酞的热水中放入一段打磨过的镁条,观察到溶液很快变为红色,同时还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体生成,收集并点燃该气体,发现能燃烧,请根据实验现象写出镁与水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结论】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反应完全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镁与稀盐酸反应,镁过量时所得溶液显碱性.
【拓展与延伸】
(1)金属氯化物的水溶液可能显中性或弱酸性,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有关,如氯化钠溶液显中性,氯化镁溶液显弱酸性,氯化钾溶液显______性.
(2)活泼金属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实验发现钠与冷水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由此可见金属与水反应与金属的活动性顺序______(填“有关”或“无关”)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