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
A.酸奶 B.玉米糊 C.冰水 D.可乐
(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水的体积为_____mL (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 (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按如图2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____。
选项 | x | y |
A | 水 | 氧化钙 |
B | 水 | 硝酸铵 |
C | 浓硫酸 | 水 |
D | 稀盐酸 | 镁 |
【答案】D 16g; 84 40g; 乙 AD
【解析】
(1)可乐属于溶液;
(2)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16%=16g,水的质量为100g﹣16g=84g,故水的体积为84mL;
(3)据图可以看出,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故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4)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说明温度升高,氧化钙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但不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
【题目】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实验。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①图甲到图乙的反应现象是_____。
②图中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若用正确操作测得丙中溶液的pH=5,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硫酸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稀硫酸过量 |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_,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_____;请你另选不同种类物质,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过量的实验方案_____。
(3)探究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
某小组同学在进行乙实验时,发现有气泡冒出,他们猜测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已经_____(用方程式表示)。于是他们又取了部分反应前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少量的_____(碱溶液),通过_____现象,确定了自己的猜测。
小组同学对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准备对这瓶溶液继续探究。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对该氢氧化钠溶液的成分做出了猜想:
猜想1.溶液部分变质 猜想2:_____。
(设计方案)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澄清石灰水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1正确 |
取上层清液放入另一只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____:同学们把方案中的某溶液换成了_____溶液,通过实验现象确定了实验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