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验,根据下列三个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

(2)实验二玻璃棒的作用是___

(3)实验三试分析在测定过程中,对测定结果带来误差的因素可能有___(一点即可)

【答案】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搅拌 红磷量不足(合理即可)

【解析】

1)铜片具有导热性,80℃的水的热量通过铜片传递热量到可燃物白磷、红磷。而80℃值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且白磷和红磷都接触到了助燃物氧气,故白磷燃烧,而红磷尚未达到着火点,故红磷无法燃烧。故答案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高温液体溅出,从而产生影响。故答案为:搅拌;

3)进行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过程中,若红磷量不足则无法将左侧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尽,则会导致回流的水小于1/5。故答案为:红磷量不足(合理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实验设计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活动与探究一)下图所示是用对比实验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一: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B瓶石灰水变浑浊,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A瓶与____(选填“B”或“C”)瓶的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______,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_______;此实验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与探究二)下图所示是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三: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对硝酸钾溶解性的影响。

实验四:观察到的现象为氯化钠溶解于水中,不能溶解于酒精中。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与探究三)下图所示是定量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五

装置一

装置二

实验五:①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装置一设计优于装置二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回答问题:

硬质玻璃管的容积

反应前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

氧气的体积分数

30mL

20 mL

12 mL

______%(填写数值)

③定量实验操作中易产生误差,如果反应前气球中存在少量气体(其量小于注射器内的空气),而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读数,导致实验测得结果______(选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有黑火药、特效药剂等。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S)和木炭组成,燃烧时,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燃放烟花爆竹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是由于黑火药中的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

特效药剂常含一些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下表为几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的火焰颜色:

所含金属元素

火焰颜色

砖红色

黄绿

烟花虽美,但燃放不当也会引起火灾和人身伤害等事故。另外,在燃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粉尘,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同时会引起雾霾等环境问题。为此,从2018年开始,大同市各小区都逐渐开始实施禁放政策,希望大家能为了大同蓝自觉遵守。上图为20172018年春节期间大同市城区PM2.5含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请依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烟花爆竹中加入氯化钡(),则其火焰颜色可能为________

2)观察上图可知,民众在________(填序号,下同)时间段里燃放烟花爆竹最多。

A除夕13001900 B除夕2100~初一300 C初一7001300

3)黑火药燃烧产生的物质中不可能存在的是________

A B C D

4)燃放烟花爆竹可能产生的问题有________

A环境污染 B人身伤害 C引起火灾

【题目】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一氧化碳,化学式CO,是无色、无味气体,剧毒.比空气略轻.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一氧化碳是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也可以作为燃料使用.有些现代技术,如炼铁,会产生副产品一氧化碳.它为中性气体.燃烧时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因此一氧化碳可以作为气体燃料.一氧化碳作为还原剂,高温或加热时能将许多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因此常用于金属的冶炼.由于一氧化碳与体内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当一氧化碳浓度在空气中达到35ppm,就会对人体产生损害,会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的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反应迟钝,严重时出现深昏迷.当发现或怀疑有人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采取下述措施:立即打开门窗通风;确保呼吸道通畅;迅速送往有高压氧治疗条件的医院.工业上炼钢、炼焦、烧窑等在生产过程中炉门或窑门关闭不严,煤气管道漏气,汽车排出尾气,都可逸出大量的一氧化碳.北方冬季用煤炉、火炕取暖因燃烧不完全而产生一氧化碳.

(1)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为___

(2)为了预防煤气中毒,冬季用煤炉取暖的家庭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

a 在煤炉或床头放一盆冷水 b 烟道连接处用胶条密封

(3)简述CO中毒的原理____

(4)CO用于工业炼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