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三个反应的符号表达式:甲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
(2)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从反应能量转化角度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_______(只答四点即可);
(3)丙实验中铁丝上系根火柴的目的是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集气瓶内壁破裂的原因________;
(4)在做甲、乙、丙实验时,集气瓶内会加入少量的水,其目的分别是甲:_________,乙:_________,丙:_________。
【答案】 都放出热量 都是氧化反应 生成物都是氧化物 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引燃铁丝 集气瓶底没有留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溅落到集气瓶内壁,使集气瓶破裂。 吸收生成物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吸收生成物五氧化二磷,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解析】
(1)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铁和氧气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分别为:;;;
(2)三个反应均为单质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生成物均为氧化物,都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都放出热量等;
(3)丙实验中铁丝上系一根火柴的目的是引燃铁丝;集气瓶底没有留水或细沙,铁丝燃烧的生成物溅落到集气瓶内壁,使集气瓶破裂;
(4)硫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会污染空气;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也会污染空气。所以,做硫、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也要放少量的水,其作用分别是:吸收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防止空气污染。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里,放入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题目】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
Ⅰ.相关问题初步探究: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l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论)
(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没有_____。
(交流讨论)小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有NaOH; 猜想二:没有NaOH。
(探究与结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 | _______ | 证明溶液M中有碳酸钠并被除尽 |
B.取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 | _________ | 猜想一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