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海带、紫菜等海产品因富含碘元素而成为补碘的常用食物之一,关于碘元素的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B. 加碘食盐中含有碘单质,也可为人体补充碘元素
C. 最外层电子数x =7
D. 碘离子核外有54个电子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试剂及方法 |
A | CaCl2溶液(HCl) | 加入足量的石灰石,过滤 |
B | CO2 (水蒸气) | 缓慢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 |
C | CO2(CO) | 在氧气中点燃 |
D | 锌粉(CuSO4粉末) | 加入足量的水和铁粉后,过滤 |
A. A B. B C. C D. D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器表面生成的绿色铜锈展开如下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探究铜锈的组成.
(实验过程)
实验一: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取少量铜锈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 | 固体溶解,产生气泡,溶液呈_____色 | 铜锈中含有Cu2+ |
b.将生成气体通入___ | ___ | 铜锈中含有CO32﹣ |
实验二:另取少量铜锈隔绝空气加热,发现绿色粉末变黑色,试管壁上有水珠.
(实验结论)综合以上两实验,可以确认铜锈中含有_____种元素.
(2)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猜想)同学们对空气中有哪些物质参与了铜的生锈作出以下三种猜想:①CO2、H2O ②O2、H2O ③CO2、H2O、O2
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并结合铁生锈的知识,你认为上述猜想错误的是_____(填序号).
(实验设计)为验证另外两种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下图中A、B两个对比实验,请你在方框内完成实验B的设计.(语言叙述或画图说明均可)_____.
(预计结论)若A中的铜生锈,B中的铜不生锈,则正确的猜想是_____(填序号).
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二氧化碳一般不用排水法收集。
二氧化碳气体究竟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呢?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的两套装置进行了深入地探究。
请写出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定性实验)实验后,装置Ⅱ水槽中的液体应该呈酸性,向此液体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会变为______。但是取几次实验后的液体样品,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均无明显变色现象。对此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定量实验)采用数字化实验测定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纯净度的差异。因实验设备有限,本实验通过氧气传感器测出收集气体中残留的氧气(来自于空气),推算出空气的含量,再求出CO2的含量。请填写下列表格中相应的空白(精确到1%即可):
测得氧气含量 | 推算出CO2含量 | 结论 | |
排空气法 | 6.6% | 69% | 排水法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更纯净 |
排水法 | 4.2% | ______ |
通过实验可知,若对CO2纯度要求较高,应该使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实验反思)利用装置I和装置Ⅱ收集到的二氧化碳都会混有少量空气,原因是______。
(交流讨论)证明排水法比排空气法所收集的二氧化碳气体纯度更高,还有什么方法?向两集气瓶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______。
(拓展应用)利用传感器对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
步骤1:如图2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等体积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氟化钠和牙齿长得碳酸钙反应生成氟化钙保护层,使牙齿和酸性物质接触面积小,反应的碳酸钙少
步骤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等体积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步骤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象情况如图3所示。
(查阅资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均可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1)导致曲线AB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注射器中液体加入烧瓶中时速度太快,而反应程度较小,导致压强______。
(2)图中曲线1中______段气压的变化是由于充分振荡烧瓶导致的。
(3)利用现有的装置,在不使用其他试剂的情况下,请你写出除振荡烧瓶外继续降低E点的操作方法______(或抽气等)。
(4)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饱和石灰水浓度太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影响了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