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追踪科学家的足迹材料1:纯碱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是实验室摸拟侯氏制碱法生产原理的主要过程:
(1)20℃时,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得到NH4HCO3饱和溶液;
②向NH4HCO3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并不断搅拌,直到NaHCO3结晶析出完毕;
③将析出的晶体过滤,得到晶体和滤液,洗涤晶体,然后将晶体放在试管中充分加热,得到Na2CO3;
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食盐细粒,析出NH4Cl晶体,过滤,得到NH4Cl.
材料2: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温度 盐 溶解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NH4HCO3 | 15.8 | 21.0 | 27.0 | ------ | ------ |
NaHCO3 | 8.1 | 9.6 | 11.1 | 12.7 | ---- |
NH4Cl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1)在实验室中,你选择的制备C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生产过程中部分反应产物可作为原料循环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3)检验③中的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的方法是
(4)在②中,随着食盐的逐渐加入,溶液变成了NH4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析出晶体之前,混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用离子符号表示,下同.)
(5)在20℃时,向含NH4HC03 21g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食盆.试通过计算说明,随着食盐的逐渐加入,为什么会有NaHC03晶体析出,而没有NH4CI晶休析出?理论上能析出多少克NaHCO3?(友情提示:本小题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NH4HC03:79; NaCl:58.5; NaHC03:84,NH4CI:53.5).
| ||
(2)侯氏制碱法的优点在于废物少,且部分物质能循环利用,故选AB;
(3)要检验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所使用的试剂是硝酸银,此时需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可以加入硝酸酸化,所以本题答案为:取③中色粉末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稀硝酸化,再滴入硝酸银溶液,若不产生生白色沉淀证明不含氯化钠,反之则含氯化钠.
(4)NH4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碳酸氢铵能电离出碳酸氢根离子和铵根离子,氯化钠能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析出的晶体是碳酸氢钠,故碳酸氢根离子和钠离子会减少,此时发生的反应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所以本题答案为:NH4+、HCO3-、Na+、C1-,HCO3-、Na+,NH4+、HCO-、Cl-、Na+,NH4HCO3+NaCl=NH4Cl+NaHCO3;
(5)解:设21gNH4HCO3完全转化能生成NaHCO3的质量为x,能生成NH4Cl的质量为y
NH4HCO3+NaCl═NH4Cl+NaHCO3
79 53.5 84
21g y x
79 |
21g |
84 |
x |
x=22.3g
79 |
21g |
53.5 |
y |
y=14.2g
根据四种物质的溶解度,20℃时,1OOg水最多能溶解9.6gNaHCO3,37.2gNH4Cl.因为22.3>9.6g,所以有NaHC03析出,
理论上可析出NaHC03的质量:22.3g-9.6g=12.7g,因为14.2g<37.2g,NH4Cl没有达到饱和状态,所以不可能有NH4Cl析出.
材料1:纯碱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是实验室摸拟侯氏制碱法生产原理的主要过程:
(1)20℃时,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得到NH4HCO3饱和溶液;
②向NH4HCO3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并不断搅拌,直到NaHCO3结晶析出完毕;
③将析出的晶体过滤,得到晶体和滤液,洗涤晶体,然后将晶体放在试管中充分加热,得到Na2CO3;
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食盐细粒,析出NH4CI晶体,过滤,得到NH4CI.
材料2: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温度 盐 溶解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NH4HCO3 | 15.8 | 21.0 | 27.0 | ------ | ------ |
NaHCO3 | 8.1 | 9.6 | 11.1 | 12.7 | ---- |
NH4Cl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1)在实验室中,你选择的制备C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A.生产过程中部分反应产物可作为原料循环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3)检验③中的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的方法是
(4)在②中,随着食盐的逐渐加入,溶液变成了NH4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析出晶体之前,混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用离子符号表示,下同.)
(5)在20℃时,向含NH4HC0321g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食盆.试通过计算说明,随着食盐的逐渐加入,为什么会有NaHC03晶体析出,而没有NH4Cl.
追踪科学家的足迹
材料1:纯碱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是实验室摸拟侯氏制碱法生产原理的主要过程:
(1)20℃时,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得到NH4HCO3饱和溶液;
②向NH4HCO3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并不断搅拌,直到NaHCO3结晶析出完毕;
③将析出的晶体过滤,得到晶体和滤液,洗涤晶体,然后将晶体放在试管中充分加热,得到Na2CO3;
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食盐细粒,析出NH4CI晶体,过滤,得到NH4CI.
材料2: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温度 盐 溶解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NH4HCO3 | 15.8 | 21.0 | 27.0 | ------ | ------ |
NaHCO3 | 8.1 | 9.6 | 11.1 | 12.7 | ---- |
NH4Cl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1)在实验室中,你选择的制备C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在工业生产中,要获得生产纯碱的原料CO2你认为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是以______为原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A.生产过程中部分反应产物可作为原料循环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3)检验③中的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__.
(4)在②中,随着食盐的逐渐加入,溶液变成了NH4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析出晶体之前,混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用离子符号表示,下同.)______.在③中,将析出的晶体过滤后,溶液中数量减少的离子有______;滤液中仍然存在的离子有______.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在20℃时,向含NH4HC0321g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食盆.试通过计算说明,随着食盐的逐渐加入,为什么会有NaHC03晶体析出,而没有NH4Cl.
追踪科学家的足迹
材料1:纯碱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下面是实验室摸拟侯氏制碱法生产原理的主要过程:
(1)20℃时,向浓氨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得到NH4HCO3饱和溶液;
②向NH4HCO3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细粒,并不断搅拌,直到NaHCO3结晶析出完毕;
③将析出的晶体过滤,得到晶体和滤液,洗涤晶体,然后将晶体放在试管中充分加热,得到Na2CO3;
④向③的滤液中加入食盐细粒,析出NH4CI晶体,过滤,得到NH4CI。
材料2: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
温度 盐 溶解度 | 10℃ | 20℃ | 30℃ | 40℃ | 50℃ |
NaCl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NH4HCO3 | 15.8 | 21.0 | 27.0 | ------ | ------ |
NaHCO3 | 8.1 | 9.6 | 11.1 | 12.7 | ---- |
NH4CI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你选择的制备C0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工业生产中,要获得生产纯碱的原料CO2 你认为最经济实用的方法是以 为原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有以下优点,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过程中部分反应产物可作为原料循环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氮肥
C.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可节约能源
(3)检验③中的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钠的方法是 。
(4)在②中,随着食盐的逐渐加入,溶液变成了NH4HCO3和NaCl的混合溶液,析出晶体之前,混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用离子符号表示,下同。) 。在③中,将析出的晶体过滤后,溶液中数量减少的离子有 ;滤液中仍然存在的离子有 。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在20 ℃时,向含NH4HC03 21 g的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食盆。试通过计算说明,随着食盐的逐渐加入,为什么会有NaHC03晶体析出,而没有NH4CI晶休析出?理论上能析出多少克NaHCO3?(友情提示:本小题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NH4HC03: 79; NaCl: 58.5; NaHC03: 84-, NH4CI: 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