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大兴24)下图中甲、乙、丙是3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
若X为稀盐酸,则甲、乙、丙3种物质可能为
A.Fe、CuO、Cu(OH)
2
B.Fe、CaCO
3
、Na
2
CO
3
C.Zn、Fe
2
O
3
、Na
2
SO
4
D.Cu、Ca(OH)
2
、CaCO
3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A
A、Fe、CuO、Cu(OH)
2
分别是单质,碱性化合物,碱且均能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正确
B CaCO
3
、Na
2
CO
3
是同类别的物质,故错误
C、Na
2
SO
4
不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
D、Cu不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每日10分钟口算心算速算天天练系列答案
每时每刻快乐优加系列答案
孟建平培优一号系列答案
孟建平毕业总复习系列答案
密解1对1系列答案
名师导练系列答案
名师讲堂单元同步学练测系列答案
名师面对面中考满分特训方案系列答案
名师名卷单元月考期中期末系列答案
初中总复习教学指南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6分)下图中A~I表示几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已知组成A、B的元素种类相同,组成F、G的元素种类相同,C、D是无色气体,H是紫红色固体,E、I是黑色固体。
(1)A的化学式为
,C的化学式为
。
(2)F+E→G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3)实验室里利用右图装置可以实现D+I→H+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际进行实验时,应该先
(选填“通入D”或“点燃酒精灯”)。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稀硫酸的pH
B.用适量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燃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棉纤维和羊毛纤维
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单质,且X为黑色固体,Y为红色金属,Z是生命活动不可少的气体。A、B为化合物。它们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1)请写出Z和B的化学式:Z
B
;
(2)写出A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除去C0
2
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
B.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C.除去H
2
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
(朝阳21)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试剂均足量)
选项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木炭粉(Cu)
盐酸
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B
CO
2
(CO)
NaOH溶液、浓硫酸
通气、加热、收集
C
CaO(CaCO
3
)
水
过滤、烘干
D
NaOH(Na
2
CO
3
)
盐酸
溶解、蒸发、结晶
10分)下列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的组成元素相同,A、B、D、E、F为氧化物,H为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物质,下图是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H
;
(2)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②
;
(3)若G为无色溶液,J为白色沉淀,则E的化学式可能为
;
(4)若J为蓝色沉淀,写出I和G反应生成J的化学方程式
;
(7分)海水又苦又咸,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的Na
+
、Cl
-
和一些Mg
2+
、Ca
2+
、SO
4
2-
等。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其主要步骤如下: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
小题1:操作2的名称是
,试剂Y显酸性,它是
;
小题2:母液中的X是
,请写出母液中含有的微粒
;
小题3:氯化镁固体的电解属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 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CO
2
(CO)
O
2
点燃
B
Fe(Cu)
稀盐酸
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C
CuSO
4
溶液(H
2
SO
4
)
氧化铜
加入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盐酸(H
2
SO
4
)
Fe
加入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