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如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___(填“阴”或“阳”)离子,离子符号为___.
(2)下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填字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某些铜制品在空气中久置,表面生成绿色的铜锈(又称铜绿)。某化学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锈的组成和铜生锈的条件。
Ⅰ.探究铜锈的组成
(査阅资料)①铜锈受热易分解②硫酸铜粉末遇水由白色变为蓝色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从铜器上取下适量的干燥铜锈,按图所示装置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观察到B中白色粉末变为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1)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依据以上现象分析,铜锈中一定含有的元素:Cu和_____。
Ⅱ.探究铜生锈的条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推测,铜生锈可能与CO2、H2O和O2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小组同学取直径、长度均相同的铜丝,并打磨光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个实验并持续观察。
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实验 |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铜丝表面 有绿色物质 | 无明显现象 |
(讨论交流)
(1)实验中使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
(2)得出“铜生锈一定与C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填编号)。
(3)对比实验②和③,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为验证猜想,请将实验④补充完整,广口瓶中填充物有铜丝和_____。
(获取结论)铜生锈的条件是_____。
(反思应用)
结合上述实验,你对保存铜制品的建议是_____。
在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虽然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试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并得出有关结论.
(1)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___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可确定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化学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探究上述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氯化钡溶液、紫色石蕊试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方案一 |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稀硫酸过量 |
方案二 |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 溶液变红 | 稀硫酸过量 |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
(3)请你设计一个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的实验方案,你选用的药品是__,实验现象是_,化学方程式为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