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
【对固体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NaOH; 猜想Ⅱ.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                
【实验和推断】

(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说明氢氧化钠
          (选填“已经”或“没有”)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是C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       (填化学式),该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
(3)若A是CaCl2溶液。①现象a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不变红色,则猜想
        成立。②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                              
【反思】①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保存氢氧化钠的方法是                                            
【对固体猜想】  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
(1) 稀盐酸      已经      Na2CO3+2HCl      2NaCl+H2O+CO2↑(2分)
(2) CaCO3      不能   
(3) Ⅱ 现象a 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变红色
【反思】①2NaOH + CO2    Na2CO3+H2O
②存放于带活塞的试剂瓶中,置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试题分析:根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反应的程度不同,则变质的程度不同;检验碳酸盐使用的是加酸化气的方法或加入含有可溶性钙离子的方法,要证明含有氢氧化钠,则需要除去碳酸钠再进行检验,且加入的试剂与碳酸钠反应后不能生成显碱性的物质。因此,【对固体猜想】猜想Ⅲ.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实验和推断】(1)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是碳酸钠,如果加入A后产生气泡,则加入的物质是酸,可以是稀盐酸,盐酸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2)氢氧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生成的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不能确定原固体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3)若全部是碳酸钠,则加入的氯化钙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生成的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现象a为产生白色沉淀,现象b为酚酞不变色,则说明猜想Ⅱ成立;若猜想Ⅲ成立,即既有氢氧化钠又有碳酸钠,则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中性的氯化钠,而氢氧化钠使酚酞试液变红,因此实验现象是现象a 有白色沉淀产生,现象b无色酚酞变红色;
【反思】①久置的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 + CO2    Na2CO3+H2O
②根据氢氧化钠的这个性质,氢氧化钠应存放于带活塞的试剂瓶中,置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点评:熟练掌握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性质,并会鉴别区分它们,在区分时由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所以在检验氢氧化钠与碳酸钠混合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时,可先用氯化钙把碳酸钠除去,再滴加酚酞的方法进行检验。做题要注意分析题目中所隐藏的信息并加以利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珍珠粉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珍珠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及少量碳酸镁和壳角蛋白(蛋白质的一种);
②壳角蛋白不溶于水,加入浓硝酸加热后会变黄色;
③假珍珠粉其实就是“贝壳粉”,主要成分就是碳酸钙。
【分析讨论】①真珍珠中所含壳角蛋白在物质类别上属于       (填 “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②假珍珠粉中的碳酸钙含量要比真珍珠粉大。
【实验探究】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 检验珍珠粉的真假
取少量珍珠粉样品于试管中,                 ,若观察到        ,则该珍珠粉是真珍珠粉。
方案二 检验该珍珠粉中的碳酸钙含量
步骤Ⅰ:连接仪器组成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某学生夹住C左侧的橡胶管,在A中装入少量水并取下上部塞子,打开玻璃活塞,A中水不能全部滴下,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漏气?              

步骤Ⅱ:准确称取6.000 g珍珠粉样品装入仪器B中,在A中装入稀盐酸。
步骤Ⅲ:向B中珍珠粉样品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在仪器B、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步骤Ⅳ:完全反应后C中的浊液经             、干燥,称得白色固体的质量为11.820g,则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
【实验反思】获得此测定结果,可能的原因有            。(填数字序号)
①样品中含有碳酸镁   
②盐酸未滴加足量  
③CO2气流速度太快导致未被Ba(OH)2完全吸收 
④装置B中水蒸气、HCl等进入装置C中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在方案二中不需要装置C,只要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装置A、B反应前后的质量,就可以得到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你认为是否可行    ,请说明理由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参观碱式碳酸镁的生产后,知道了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MgCl2·6H2O)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zH2O]的主要流程如下:


【问题讨论】
(1)上述流程中滤液的主要溶质(写化学式)              ,检验其中阳离子要用的试剂有(填序号)       
A. 氧化钙   B. 稀盐酸   C. 紫色石蕊试液  D. 硫酸钠溶液
(2)上述流程中NH3被循环使用,流程中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为           
(3)流程中“加热” 这一环节每生成l个分子xMgCO3·yMg(OH)2·zH2O需消耗氨的分子数为         (用代数式)。
(4)判断碱式碳酸镁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填序号)    ,然后观察现象判断。
A. 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液   B. 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液   C.碳酸钠溶液  D.稀盐酸
【组成探究一】
(5)已知高温煅烧碱式碳酸镁得到MgO,用下列装置设计实验测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装置连接从左到右依次为A→        →D。

(6)取碱式碳酸镁4.66g,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00g、CO21.76g,通过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                。(2分)。
计算过程(3分)
【组成探究二】
(7)有同学对用盐酸有异议,认为用硫酸更好。你的看法是(填序号)        
A.同意    B. 不同意     C. 不确定
你的理由是                                      
(8)称得的溶液质量为          g  [提示:可用⑹中数据]
【组成探究三】
更为精确的测量碱式碳酸镁受热分解过程中时间与剩余固体质量,作出如下的坐标图
(9)试回答

①加热时,该晶体开始发生化学变化的时刻是        (填“t1”、“t3”或“t5”)。
②t4~t5时间段固体为(写化学式)     和MgO的混和物。
③t2~t3时间段固体的化学式为(用含x、y的化学式也算对)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