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A~F是初中化学中的六种常见物质,其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D、F均为单质,B是一种氧化物,C、E都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的合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Fe 复分解反应 H2 + CuOCu +H2O
【解析】
D的合金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D是铁; E是蓝色溶液,且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E是硫酸铜。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F为单质,F是铜;A、B反应生成铜, C、B反应生成硫酸铜,B是一种氧化物,则B是氧化铜,C是稀硫酸;C、D反应生成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氢气能够和氧化铜反应,A是氢气。
(1)D是铁,它的化学式:Fe;
(2)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3)反应①是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它的化学方程式为:H2 + CuOCu +H2O。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用托盘天平称取了五份石灰石样品,分别加入到各盛有200.0克稀盐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得到如下实验数据: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5 |
石灰石样品的质量/g | 12.5 | 25.0 | 37.5 | 50.0 | 62.5 |
生成CO2的质量/g | 4.4 | 7.5 | 13.2 | 17.6 | 17.6 |
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编号为_____的实验数据有明显错误。
(2)这种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写出计算过程)
【题目】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的探究内容,某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
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I.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B试管中加入ag红砖粉末(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在A、 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 A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B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 |
Ⅱ.待B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的小木条均复燃 |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 | 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红砖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 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 |
(实验结论)
(1)实验I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实验Ⅱ、Ⅲ证明:红砖粉末的______和_______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
(3)通过实验I-Ⅲ,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过氧化氢在红砖粉末催化条件下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实验评价)
(5)设计实验IV的目的是__________。
(6)若通过实验Ⅳ得出结论:红砖粉末的催化效果没有二氧化锰粉末好,那么实验Ⅳ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两试管中均产生气泡,且________。
(实验拓展)
査阅资料得知:氧化铜、硫酸铜溶液、猪肝、马铃薯、水泥块等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若用水泥块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可以通过改变水泥块的_______提高反应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