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8年3月18日,“水墨四季”烟花三月经贸节晚会尽展扬州风情。下列跟水有关的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海水晒盐 B. 太阳能光解水制氢气 C. 光合作用 D. 生石灰吸水
在课堂中学习了“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显红色,在碱性溶液中显蓝色”,老师提出,试液携带不方便,可以用石蕊试纸检测(石蕊试纸是由石蕊溶液浸泡过的滤纸晾干得到)。当老师拿出红色石蕊试纸时,小柯提出了问题,石蕊试纸应该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红的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同学们经过思考:对“红色石蕊试纸是如何制作的?”这一问题提出了猜想:_____,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往红色石蕊试纸上滴入盐酸,试纸_____;往红色石蕊试纸上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试纸变蓝色。从而证明了猜想是正确的。他又提出一个问题,能否让试纸上变蓝的部分重新变回到红色呢?请说出你的设计方案:_____。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氢原子_____;
(2)改良酸性土壤常用的碱为_____;
(3)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
下图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M状态下的KNO3溶液65g,若要将该溶液经过处理后,刚好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 在t2℃时,将65g溶液倒出去32.5g
B. 将65g溶液蒸发掉32.5g的水,再冷却到t2℃
C. 在t2℃时,向65g溶液中加入15g KNO3固体并充分溶解
D. 将65g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1℃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汽油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高锰酸钾溶解呈紫红色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 加热饱和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
D. 把洁净的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蓝色
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P点的意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1℃时,将20g乙投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为________。
(3)10g丙在不同温度时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如图2所示。则t3℃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________(填序号)。
A.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1℃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乙溶液
C.t2℃时,将50g乙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125g
D.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聚乙烯〔(C2H4)n〕,简称PE,工业上可用乙烯(C2H4)来制备,该反应为:nC2H4 (C2H4)n。聚乙烯安全无毒,性能优良,广泛应用于包装、化工、医药等领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烯由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B. 乙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
C. 聚乙烯可用于食品包装 D. 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n
A、B、C三个烧杯中盛有相同质量的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所得现象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你认为_______(填A、B、C)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2)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图分析,10℃时,A、C两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3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若将A烧杯中的溶质全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用MnO2鉴别的5%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B. 用加熟石灰研磨的方法区别氯化铵和硫酸铵
C. 用火星的木条鉴别CO2和O2
D. 用足量的稀硫酸除去碳粉中的氧化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