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为了比较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小组为了对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比较设计如下实验:

问题: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人的空气中,所含的成分相同吗?为了比较其中二氧化碳含量的高低,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

实验:

(1)首先,由导管口 吸气约 30 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然后,从导管口 吹气约 30 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3)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更

【答案】(1)A、无明显现象少/低(2)B、变浑浊高(3)高。

【解析】

试题分析:(1)要从导管中吸气,只能从A,空气的中的二氧化碳因含量较少,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首先由导管A吸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无变化,说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低.(2)要从导管中吹气,可从B吹入,吹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由导管B吹气约15s,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3)综合上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竹,高风亮节,常受古代文人墨客的青睐,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竹的“虚心,有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竹子中气体的成分展开了探究。

准备活动: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先将竹子浸在水里,钻个小孔,看到一串串气泡冒出,然后采用排水法收集到了几瓶(瓶子容积均为200mL)气体。

探究活动一:小明同学按下图装置探究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②实验结束时,冷却到室温,松开止水夹,结果流入集气瓶的水为20mL,说明竹子里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反思与评价】

①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②两个方案中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 ,写出该方案其他优点:

探究活动二:小兰同学探究收集的竹子里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

①用符号表达式表示检验二氧化碳的原理

②操作:向一瓶气体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③实验现象:

结论:竹子里的气体中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三:小立同学探究竹子里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他用一瓶气体按乙装置组装并测定。

①液体C是浓度较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较好的吸收CO2,图中用来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仪器名称是

②实验结束时,松开止水夹,结果流入B瓶的水为6mL,竹子里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约为

③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小立测定的结果明显小于真实的竹子里气体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并指出“偏小”与前面的准备活动有关,你分析小立测定“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1)贝贝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2)芳芳点燃蜡烛,观察到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填“a”、“b”或“c”)处最先碳化。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婷婷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了解石蜡的主要成分,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是什么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4)三位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将短玻璃导管插入焰心,发现另一端也可以点燃。

【提出问题】导管里一定有可燃性气体,气体成分可能会是什么呢?

【猜 想】贝贝认为:可能是蜡烛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CO

芳芳认为:可能是蜡烛受热后产生的石蜡蒸气

婷婷认为:可能以上两种情况都有

【实验方案】

换一根较长的导管,并用冷的湿毛巾包住导管,然后在导管另一端做点火实验。

【现象与结论】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贝贝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芳芳的猜想正确;

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婷婷的猜想正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