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流程简图如下(已知:母液中有一种铵态氮肥)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
B. “母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
C. 反应II得到的CO2可以循环使用
D. 反应I的方程式为NaCl+NH3+CO2=NaHCO3↓+NH4Cl
【答案】D
【解析】A. 氨气显碱性,反应中先通入氨气的目的是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提高产率,正确;
B、母液可能含有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氯化钠等,故正确;
C、反应II得到的CO2可以循环使用,正确;
D、反应I是NaCl、NH3、CO2、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和氯化铵,故错误。故选D。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硫酸铜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酒精;铜离子完全沉淀的pH是5左右,铁离子完全沉淀的pH是2左右。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废铜为原料生产胆矾(CuSO4·5H2O)和副产物石膏(CaSO4·2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如表。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100 |
石膏 | 0.32 | 0.26 | 0.15 | 0.11 | 0.07 |
胆矾 | 32 | 44.6 | 61.8 | 83.8 | 114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2)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u+8HNO3=_____________+2NO↑+4H2O;
(3)石灰浆调pH大约要调节到___________
A. 2 B. 5 C. 7 D. 10
(4)操作I最后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___℃左右;
(5)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Ⅱ应为蒸发浓缩、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晶体用无水乙醇作洗涤液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