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国古代的主要化学成就有:
①制造青铜器
②湿法冶铜
③冶炼钢铁,按历史年代先后顺序应用于生产排列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制造青铜器在夏商时期;冶炼钢铁在西汉时期;湿法冶铜在宋朝时大规模应用于生产
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小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活动,下面关于该实验现象和结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有气泡产生
表面皿内壁有浑浊出现
贝壳逐渐溶解
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不变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热量,主要早哪种能量直接转化而来
太阳能
化学能
动能
电能
在100 g某稀溶液中加入20%的该溶液100 g后,浓度为12%,则原稀溶液的浓度为
2%
4%
8%
10%
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加水的导电性.若用8%的硫酸25克通直流电进行电解水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则电解了水的质量为
10克
7克
5克
3克
化学的研究目的就是帮助人们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把金属矿物冶炼成金属就是人们利用化学方法实现物质改造的典型范例.下表中不同的金属被开发和利用的年代不同,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决定这一年代先后顺序的关键因素是
金属的活动性
金属的导电性
金属的延展性
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炼铁选用的铁矿石不仅要选含铁量高的,还要选“有害元素”少的.今有铁矿石,磁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3O4),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褐铁矿石(主要成分是2Fe2O3·3H2O),菱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CO3),黄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S2),你认为不适宜炼铁的矿石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现有50 g 25%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它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溶剂的质量蒸发一半
取出一半溶液
增加12.5 g硝酸钾固体
蒸发掉的溶剂量等于原溶液质量的一半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________;
(3)分析t1℃时,将1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________(任填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