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木榨油源于唐代,已有1000多年历史。下列有关其生产工艺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炒锅煸香 B. 入槽碾末
C. 铁杵冲榨 D. 沉淀沥油
用微粒的观点做出合理的解释。
(1)钠原子和镁原子是两种不同的原子_____
(2)CO 和 CO2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二者的化学性质有较大差异。_____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 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硫
C. 该实验可说明N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 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
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 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B.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
加热暗紫色的固体A得到固体B和C,同时产生无色气体D.把金属E缠绕在火柴梗上,然后在酒精灯上点燃火柴,等火柴快要燃尽时迅速伸入盛有气体D的集气瓶中,其中瓶底事先放了少量液体F,观察到金属E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G,将固体C加入到另一种白色固体H中,混合加热也能得到D.把黑色固体C加入到一种无色液体I中,能在常温下迅速产生大量的气体D,在上述两个反应前后,C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1)判断下列物质(写出化学式)F_____;G_____;
(2)粉末B在H、I生成D的反应中起_____作用,H和I生成D的反应都属于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金属E在气体D中燃烧的时候,集气瓶底部为什么要放少量液体F,起什么作用_____。
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
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
C.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D. 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
A. 比较Zn和Fe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探究铁钉生锈时O2是否参与反应
C. 比较红磷和白磷的着火点
D.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依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图A实验中能得到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图B所示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
(3)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的操作如图C所示,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将图D实验所得液体静置,说明乙醇能溶于水的现象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