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实验题: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写出B图中任意一种玻璃仪器的名称
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均可)
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均可)

(2)实验室用B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你将选择
C(或D)
C(或D)
(选一种即可,填字母编号)收集气体,依据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若你制得的氧气不纯,其可能原因是
装置漏气(答案合理即可)
装置漏气(答案合理即可)
(填一种情况即可).
(3)实验室用加热纯净物的方法来制取纯净的氧气,选择
AC
AC
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氧气(填字母编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4)实验室可用A、C装置组合制取甲烷气体,由此,可以推知关于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
ABC
(填字母编号).
A.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          B.甲烷在水中溶解能力小
C.甲烷不与水反应               D.甲烷密度大于空气
(5)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硫燃烧”实验,用气卿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火焰.用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钠(Na2SO3)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O2=Na2SO3+H2O
2NaOH+SO2=Na2SO3+H2O
.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在同一装置中观察两个不同的实验现象,且有利于
防止污染环境(答案合理即可)
防止污染环境(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1)据常用仪器并结合图示分析解答;
(2)B装置可用固体和液体常温反应制取气体,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可用此装置,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并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并结合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分析 解答;
(3)实验室用加热纯净物的方法来制取纯净的氧气,说明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因为加热氯酸钾常须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剂,收集较纯净的气体常用排水法,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
(4)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C装置收集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5)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回答,并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结合装置特点分析其优越性.
解答:解:(1)B图中的玻璃仪器有: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等;
(2)B装置可用固体和液体常温反应制取气体,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可用此装置,反应方程式是:2H2O2 
 MnO2 
.
 
2H2O+O2↑;氧气的密度 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若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是装置漏气,混入了部分空气,也可能是未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收集等原因;
(3)实验室用加热纯净物的方法来制取纯净的氧气,说明是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因为加热氯酸钾常须加入二氧化锰催化剂,反应方程式是:2KMnO4
  △  
.
 
K2MnO4+MnO2+O2↑,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收集较纯净的气体常用排水法;
(4)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C装置收集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5)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得到亚硫酸钠(Na2SO3)和水,方程式是2NaOH+SO2=Na2SO3+H2O;二氧化硫有毒,该实验装置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可以防止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故答案为:(1)长颈漏斗(锥形瓶、导管均可);
(2)2H2O2 
 MnO2 
.
 
2H2O+O2↑;    C(或D );    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装置漏气(答案合理即可);
(3)AC;    2KMnO4
  △  
.
 
K2MnO4+MnO2+O2↑;
(4)ABC;   
(5)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NaOH+SO2=Na2SO3+H2O;    防止污染环境(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同时要考虑气体是否与水反应,并明确气体的反应原理,会据 装置特点分析其优越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