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观察到 现象时,再开始收集气体。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将装置A和E连接,实验操作有:
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 ,该操作编号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
【答案】(1)酒精灯。(2)2H2O22H2O+O2↑;B;导管口有连续气泡放出(3)检查装置气密性, fdbeca;防止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过程中不要加热;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观察到导管口有连续气泡放出现象时,再开始收集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将装置A和E连接,实验操作有:检查装置气密性;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固定试管;加热,收集氧气;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停止加热。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小明仔细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发现火焰中不同区域的明亮程度不同,这是为什么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1)可燃物的种类及组成会影响火焰的明亮程度。
(2)蜡烛主要由石蜡制成,石蜡是石油炼制后得到的固体物质,主要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这些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数目不唯一,其化学式通式为CnH2n+2 ,通式中碳原子数n = 18~30。
(3)碳氢化合物在常温时的状态如下表所示。
物质名称 | 化学式 | 常温时的状态 |
丁烷 | C4H10 | 气 |
戊烷 | C5H12 | 液(油状) |
癸烷 | C10H22 | 液(油状) |
十八烷 | C18H38 | 固 |
二十四烷 | C24H50 | 固 |
(4)多数碳氢化合物在一定温度下会分裂为碳原子数较少的碳氢化合物或碳(黑色固体)和氢气。
【实验探究】
序号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I | 探究哪一层火焰的温度最高 | 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观察 | |
Ⅱ | 探究焰心中参与燃烧的质的成分 | 点燃一根较粗的蜡烛,取一根一端为尖嘴的玻璃导管,一端伸入火焰的焰心处,然后在尖嘴一端导管口用火柴点燃 | 导管口处出现火焰 |
III | 继续探究焰心中参与燃烧的物质的成分 | 点燃一根蜡烛,用一把带有手柄的小刀,将刀尖伸入火焰中最暗的部分,即焰心处,一段时间后取出,冷却,观察刀尖处的现象 | 冷却至室温后,刀尖处有油状液体和固体物质 |
IV | 用镊子夹住一片白瓷片,将瓷片伸入火焰中最明亮的部分,即内焰处,观察现象 | 白瓷片表面迅速变黑 |
【分析和讨论】
(1)实验I中的实验现象为 。
(2)通过实验Ⅱ,你能分析出焰心处的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3)实验III中,冷却后小刀表面的油状液体可能是 (填物质名称),生成油状液体的原因是 。
(4)实验IV的目的是 。
(5)分析实验IV中的现象,可推断出蜡烛火焰内焰处的物质中含有 (填物质名称),由此分析内焰处最明亮的原因是 。
【题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族 周期 | I A | II 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0 |
2 | 3 Li 锂 6.941 | 4 Be 铍 9.012 | 5 B 硼 10.81 | 6 碳 12.01 | 7 N 氮 14.01 | 8 O 氧 16.00 | 9 F 氟 19.00 | 10 Ne 氖 20.18 |
3 | 11 Na 钠 22.99 | 12 Mg 镁 24.31 | 13 Al 铝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磷 30.97 | 16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氩 39.95 |
(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第IIIA族的元素是__ ___(填名称),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 ___电子。(填“得”或“失”)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 ___。
A.质子数不同 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如图,为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当x—y=8时,该粒子符号为 。
【题目】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 | B | C | D | |
实 验 装 置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放出的热量 | 量筒中的水: 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 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氧气何时收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