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同学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混合,发现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敞口放置的上述混合溶液出现了浑浊,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可能的原因.

解: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溶液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与石灰水混合不反应,无现象,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溶于水,所以反应无现象,而与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所以溶液变浑浊.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掌握物质的才能判断出某些现象的发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查阅资料可知:浓硫酸能吸水,且不与CO2反应: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某同学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按下列过程进行实验:用过量稀盐酸溶解矿样(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用浓硫酸干燥所得气体→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CO2→根据NaOH溶液的增重计算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其中A为溶解矿样的实验装置,若已准备了分液漏斗、双孔橡胶塞、试管,为完成溶解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中至少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导管、铁架台
导管、铁架台

(2)在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情况下,某同学将经过准确称量的矿样加入试管后,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过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当A中产生大量气泡时,发现B中没有气泡,为准确测定该石灰石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该同学应该
检查装置,重新称量矿样,重做实验
检查装置,重新称量矿样,重做实验

(3)下列情况一定不会使实验结果产生偏差的是
AC
AC
(填序号):
A.实验开始前用纯净的氮气除去实验系统内残留的空气
B.让气体快速通过盛有浓硫酸和NaOH溶液的洗气瓶
C.装置C右端导管口连接一个能吸收CO2和H2O的装置
D.实验结束时,整个实验系统内保留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E.用经过准确称量的呈块状的石灰石试样直接进行实验
(4)将插入NaOH溶液下端的导管改成多孔球泡(如图中的D),能让NaOH溶液更好地吸收二氧化碳,其理由是
增大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充分的吸收二氧化碳
增大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充分的吸收二氧化碳

(5)某次实验时,称取了10.0g矿样,经正确操作后,测得C装置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增加了3.6g,则该次实验时测得该矿样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请写出计算步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CO2是初中化学重点研究的气体之一.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
(1)该兴趣小组用干燥管、烧杯、铜网等设计装配了一个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在干燥管内的铜网上应盛放
大理石(或石灰石)
大理石(或石灰石)
;若将铜网换成铁网,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铁网被腐蚀,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H2
铁网被腐蚀,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H2
,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Fe+2HCl=FeCl2+H2
Fe+2HCl=FeCl2+H2

(2)该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1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氢氧化钠溶液能与CO2发生反应,瓶内气压降低.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
CO2能溶于水,也能使瓶内气压降低;
.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补充了一个对照实验,这个实验是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做同样的实验,看现象是否有差别.

(3)该兴趣小组同学还发现长久使用的热水瓶底部有一层水垢,其主要成分是CaCO3,和稀盐酸反应也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取200g水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同时测量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质量,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1 2 3 4 5
质量/g 30 50 60 66 66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4分钟后,产生的CO2不再增加,说明水垢中CaCO3
  (填已或未)反应完全?
②该200g水垢中CaCO3的质量是多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