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09?永州)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学习复分解反应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海水晒制得到的粗盐进行研究性学习.
【提出问题】如何将粗盐加以提纯成为精盐(NaCl)?
【查阅资料】
资料一:粗盐中主要成分是NaCl,其中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资料二:20℃,一些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
【设计实验】下列为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请你帮助填写好表中的两个空格.
【分析讨论】
(1)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步骤②中的BaCl2溶液不可改用Ba(NO3)2溶液,其理由是
(2)乙同学提出加入一种试剂将上述实验步骤②、③合二为一,可以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你认为这种试剂应选用
(3)丙同学分析得出,在上述实验中可将实验步骤②和
【提出问题】如何将粗盐加以提纯成为精盐(NaCl)?
【查阅资料】
资料一:粗盐中主要成分是NaCl,其中还含有MgCl2、CaCl2、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
资料二:20℃,一些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
可溶 | MgCl2、CaCl2、Ba(NO3)2、Na2CO3、Na2SO4、Ba(OH)2、BaCl2 |
不溶 | CaCO3、Mg(OH)2、BaSO4、BaCO3 |
实验步骤一 | 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实验目的 |
①将粗盐完全溶于水 | 泥沙等不溶杂质沉淀 | |
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 | MgSO4+BaCl2═BaSO4↓+MgCl2 | 除去其中sO42-离子 |
③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 MgCl2+2NaOH═Mg(OH)2↓+2NaCl MgCl2+2NaOH═Mg(OH)2↓+2NaCl |
除去其中Mg2+离子 |
④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 CaCl2+Na2CO3═CaCO3↓+2NaCl BaCl2+Na2CO3═BaCO3↓+2NaCl |
除去Ca2+和Ba2+离子 |
⑤进行 过滤 过滤 操作 |
将沉淀物与液体分开 | |
⑥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 |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OH+HCl═NaCl+H2O |
除去过量的CO32-和OH-离子 |
⑦将滤液蒸发、结晶、烘干 | 得到精盐(NaCl) |
(1)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步骤②中的BaCl2溶液不可改用Ba(NO3)2溶液,其理由是
加入Ba(NO3)2溶液,会引入NO3-杂质离子
加入Ba(NO3)2溶液,会引入NO3-杂质离子
.(2)乙同学提出加入一种试剂将上述实验步骤②、③合二为一,可以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你认为这种试剂应选用
Ba(OH)2
Ba(OH)2
(写化学式).(3)丙同学分析得出,在上述实验中可将实验步骤②和
③
③
(填实验步骤序号)交换顺序,也不会影响实验效果.分析:【设计实验】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是为了除去氯化镁;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沉淀除去.
(1)在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无法除去;
(2)氢氧化钡既能够和氯化镁反应,又能够和硫酸镁反应,即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既能够除去氯化镁,又能够除去硫酸镁.
(3)氯化钡除去硫酸镁,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两者顺序可以颠倒,不影响实验效果.
(1)在溶液中的硝酸根离子无法除去;
(2)氢氧化钡既能够和氯化镁反应,又能够和硫酸镁反应,即加入氢氧化钡溶液既能够除去氯化镁,又能够除去硫酸镁.
(3)氯化钡除去硫酸镁,氢氧化钠除去氯化镁,两者顺序可以颠倒,不影响实验效果.
解答:解:【设计实验】③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是为了除去氯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⑤将沉淀物与液体分开操作是过滤.
故填:MgCl2+2NaOH═Mg(OH)2↓+2NaCl;过滤.
【分析讨论】
(1)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步骤②中的BaCl2溶液不可改用Ba(NO3)2溶液,其理由是:加入Ba(NO3)2溶液,会引入NO3-杂质离子.
故填:加入Ba(NO3)2溶液,会引入NO3-杂质离子.
(2)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可以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氢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OH)2.
故填:Ba(OH)2.
(3)在上述实验中可将实验步骤②和③交换顺序,也不会影响实验效果.
故填:③.
⑤将沉淀物与液体分开操作是过滤.
故填:MgCl2+2NaOH═Mg(OH)2↓+2NaCl;过滤.
【分析讨论】
(1)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步骤②中的BaCl2溶液不可改用Ba(NO3)2溶液,其理由是:加入Ba(NO3)2溶液,会引入NO3-杂质离子.
故填:加入Ba(NO3)2溶液,会引入NO3-杂质离子.
(2)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可以达到同样的实验效果,氢氧化钡的化学式是Ba(OH)2.
故填:Ba(OH)2.
(3)在上述实验中可将实验步骤②和③交换顺序,也不会影响实验效果.
故填:③.
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