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答案】B
【解析】A、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氢氧化钙溶液达到饱和时也是稀溶液,A不符合题意;
B、向不饱和溶液中增加溶质,不饱和溶液继续溶解溶质而变成饱和溶液,B符合题意;
C、饱和溶液只是对于某一溶质来说的,可以溶解其它溶质,C不符合题意;
D、在同一温度下,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不符合题意;
所以答案是:B.
【考点精析】利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饱和与不饱和的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饱和和不饱和的转变方法: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题目】铁暴露在空气中会生锈。不知你注意了没有,将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也好象是生了“锈”一样。某化学活动小组对此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切开的苹果“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可能与空气没有关系,只是果肉内的物质自身相互反应而“生锈”。
猜想②: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③: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氮气作用而“生锈”;
猜想④: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而“生锈”;
猜想⑤:可能是果肉中的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而“生锈”,并且苹果“生锈”的速度还可能与温度有关。
(1)【收集证据】
(一)查阅有关资料:已知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一种物质发生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二)实验探究:针对上面的猜想①至猜想⑤,化学活动小组依次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实验验证,并依次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请你将他们设计的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填写在下表中。
猜想 | 可行的实验方案 |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
猜想① | 将一小块果肉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 | 果肉表面不变色。 |
猜想② | 果肉表面变色。 | |
猜想③ | 果肉表面不变色。 | |
猜想④ | 果肉表面不变色。 | |
猜想⑤ | 温度高的先变色。 |
(2)【得出结论】。
(3)【反思与评价】在②—⑤四种猜想中,你认为猜想(填代号)最不合理,理由是b。
在验证猜想①时,同学们发现,如果水不与空气隔绝,果肉放在水中时间长了也会变色,其可能的原因是。
(4)【应用】根据上述结论,要防止果汁变质,果品加工厂加工和保存果汁时可采取的措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