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铁丝在O2中燃烧 B.稀释浓硫酸
C.测定溶液 pH值 D.称量NaOH
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证明镁的活动性比锌强
B.探究氧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探究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2017 年冬天,某小伙子为了取暖在卫生间里贴满了“暖宝宝”(该产品的部分说明书为:“暖身更暖心,升温快。发热成分:高纯度铁粉、水、盐……;发热时间: 10 小时;平均温度:52℃),他把门窗关闭以防暖气泄漏。几分钟后,他失去意识而倒地,幸而被门外的朋友及时救起。请回答:
(1)铁在卫生间内氧化发热,主要生成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盐是催化剂,其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_______________不变。
(2)该小伙子失去意识并不是温度过高和身体本身的原因,而是因为____________造成身体严重缺氧的缘故。
(3)铁块在氧气中不易燃烧而铁粉在氧气中易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当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会烧得更旺的原因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加入稀盐酸一会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因此,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Ⅰ、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Ⅱ、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CaCl2和Ca(OH)2;猜想二:可能只有CaCl2;猜想三:可能是CaCl2和HCl。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
实验现象:_____结论:猜想一不正确;
实验步骤:取少量烧杯内溶液于另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实验现象:_____结论:猜想二不正确,猜想三正确;
(反思与拓展)
(1)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Cl,除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_____(填序号)
A pH试纸 B 铜 C 紫色石蕊溶液 D 硝酸银溶液
(2)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会腐蚀下水道。要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CaCl2,应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_____。
下列关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总结,正确的是( )
①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
②有一些金属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是金属
③不同的酸溶液都含有H+,故不同的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④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则氢氧化钠溶液一定能用于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气体
⑤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⑥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CO2是酸
⑦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A.②④⑤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
以下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部分仪器。
(1)在实验室里,用高锰酸钾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除选用上图中可用的部分仪器外,还必须补充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2)下列制取气体的实验,可利用上图仪器中的A、B、C、F、G、K、L、M和N,组装成的制取气体的装置来完成的是_______________。
A 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 用块状碳化钙和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难溶于水的乙炔气体
D 加热碱石灰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极易溶于水的氨气
有以下物质,①红磷;②水;③氧化镁;④氨水;⑤铁,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含有水分子的是__________。
金属钠非常活泼,常温下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也易与水反应。现将5.4g部分氧化的金属钠样品放入150g 16%的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9.8g蓝色滤渣。(已知样品成分仅为Na和Na2O,相关反应① ②),下列计算错误的是( )
A.最终所得溶液中存在两种溶质
B.最终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45.5g
C.原混合物中钠元素质量为4.6g
D.原混合物中钠和氧化钠的质量比为46: 31
已知A﹣E分别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A的俗名为熟石灰,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一种用途是_____。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3)A与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
(4)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