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美国中学生拉泽提出了全新的分子结构(化学式为C5N4O12),这一结构被化学工作者通过计算分析认为在现实中已经存在。下列有关C5N4O12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含有6个氧分子
C. 由三种元素组成 D. N、O元素质量比为1:3
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B. 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C. 硫原子的质量为32.06 D. 氧原子变成氧离子是物理变化
I.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装置应该选用_______(填序号),该装置有一处不足,请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用装置__________(填序号),若用该装置收集的氧气也不纯,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II.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H2O+Cu。
(进行实验)
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
序号 | 1﹣1 | 1﹣2 |
装置 | ||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 |
2﹣1 | 1:9 |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 | 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
2﹣2 | 1:10 |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 |
2﹣3 | 1:11 |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 |
2﹣4 | 1:12 | 无黑色物质 | |
2﹣5 | 1:13 |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
(解释与结论)
(1)若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固体全部是铜,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2中,证明生成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何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请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老师让学生做了一实验:向盛有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了蓝色沉淀,同时上层清液为无色。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无色溶液的组成展开了探究。
(提出问题)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无色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
②硫酸铜溶液显酸性,硫酸钠溶液显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一:硫酸钠猜想二:硫酸钠和硫酸铜
猜想三:硫酸钠和氢氧化钠猜想四:硫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
(讨论交流)
(1)将上述溶液与沉淀分离采用的主要是过滤的方法,该方法中用到的铁制仪器是___
(2)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反应生成的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钠,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____,猜想二不成立,理由是___,猜想四也不成立,理由是____。
(实验探究)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以下实验验证了猜想三成立,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 | ___ | 猜想三成立 |
(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的溶质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