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向154.7g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溶液中放入10.0g粗锌(含有不溶于稀硫酸的杂质),恰好完全反应,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24L.(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约为0.09g/L)
计算:(均保留1位小数)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2)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1)根据氢气的体积和密度求出氢气的质量;
(2)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生成氢气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参与反应的锌的质量(即样品中锌的质量)和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从而求出杂质的质量;
(3)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溶质质量就是(1)中计算出的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然后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100%”计算即可.
解答:解: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2.24L×0.09g/L≈0.2g
(2)设参与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x         y    0.2g
65
2
=
x
0.2g

x=6.5g
161
2
=
y
0.2g

y=16.1g
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10g-6.5g=3.5g
(3)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6.1g
154.7g+6.5g-0.2g
×100%
=10%
答案:
(1)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2g;
(2)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3.5g;
(3)完全反应后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和溶质质量分数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Na2CO3,俗名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纯碱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某兴趣小组对Na2CO3的制取方法进行探究:

(1)查阅资料得知,纯碱可以由自然界中天然的碱湖中得到.我国青海湖地区就有“夏天晒盐,冬天捞碱(纯碱)”的说法.结合图1的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试解释“冬天捞碱”的原理:
 

(2)实验室中可以通过NaOH溶液与CO2反应得到.该兴趣小组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中时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为了证明反应确实发生了,该小组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该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
(3)在工业上,我国科学家侯德榜创造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生产过程如下:
①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通入足量的NH3和CO2,得到NaHCO3沉淀(由于溶解度较小而析出)和一种氮肥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
 
;农业上还常用到一种复合肥是
 
(填物质名称);
②将NaHCO3加热分解得到纯碱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产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该小组对刚生产出的纯碱产品的纯度进行检测:取20g纯碱产品,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反应中得到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试计算该纯碱产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5)该兴趣小组思考后认为,检测纯碱产品的纯度时也可以选择另一种和稀盐酸类别不同的物质,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