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氯化钠是由 构成,氧气是由 构成。
(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
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为 。
(3)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
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 微粒(选填序号)。
A. B. C.
②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
【答案】(1)原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氧分子(2)①10 ②阴离子;O2-(3)A;化合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金属铁是由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A=10时,该粒子是原子。当A=8时,该粒子是阴离子,其符号为O2-,因为核外电子数和核内质子数不同,会导致原子是否带上电荷,带点后就变为离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参加反应的各种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会改变的原则确定:①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题目】氨水是氨气(化学式为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药品,它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1)氨气可以用氮气和氢气反应制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不要求注明条件).
(2)氨气溶于水产生了新物质,证明方案如下(请填写表中的空白):
实 验 操 作 | 实 验 现 象 及 结 论 |
将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干燥后,放入盛有干燥的氨气的集气瓶中。 | 无明显现象 |
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入盛有干燥的氨气的集气瓶中。 | _______________,说明氨气溶于水生成了新物质。 |
(3)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① 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_________,其用途是__________。
②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酚酞试液从 往 依次变红,这说明了___ ____。(用分子的观点解答)
③ 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④ 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一段时间后,脱脂棉上的红色又变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题目】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实验室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若用A和F装置制取氧气,当实验结束时,有同学先熄灭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在水未进入导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
(2)实验室选用B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方程式为 ,若装置B反应很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请填写序号)
①控制滴液速度;②用小体积的锥形瓶;③加热反应物;④降低反应物浓度
(3)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采用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为: 。装置C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 。
(4)排水法收集与排空气法收集CO2的比较(分别用体积相同的2个集气瓶收集)
比较项目 | 排水法 | 向上排空气法 |
收集方法可行性分析 | CO2气体生成和从水面逸出的速率远大于其溶解和与水反应的速率。 | CO2密度比空气大,且① |
收集过程分析 | 集满现象② | “验满”分析:因气体无色,故集满与否较难确定。即便用燃着的木条移近容器口火焰熄灭,也难以证明空气完全排尽。 |
(5)实验室常用加热硫酸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获取氨气的组合装置应选用 (从装置A~F中选择)。若使用右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