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在“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图1所示的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红磷盛放在燃烧匙内,点燃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1)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待燃烧完毕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1
5
1
5

(2)此时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氮气
氮气
,该气体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化学性质
不活泼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
(3)图1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4)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一种)
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红磷中含有能燃烧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等)
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红磷中含有能燃烧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等)

(5)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2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不需酒精灯点燃红磷,节约能源(或不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造成装置漏气,实验误差小)
不需酒精灯点燃红磷,节约能源(或不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造成装置漏气,实验误差小)
分析:(1)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和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来回答;
(2)根据氮气的性质来分析;
(3)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按照质量守恒定律书写化学方程式;
(4)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不到五分之一,可从①红磷不足量;②装置的这气密性不好③装置未冷却到室温便打开止水夹来分析;
(5)从装置上很容易看到用放大镜聚焦太阳能,不用酒精灯.
解答:解:(1)红磷会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热、产生大量的白烟,氧气占空气组成的
1
5
,所以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1
5
,故答案为:
1
5

(2)空气中的氧气消耗完毕后,剩余的主要为氮气,氮气稳定,不溶于水,故答案为:氮气;难;不活泼;
(3)磷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故答案为: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4)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集气瓶中原空气总体积的
1
5
,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红磷中含有能燃烧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故答案为: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红磷中含有能燃烧生成其他气体的杂质);
(5)不用酒精灯,改用放大镜聚集太阳光,不需酒精灯点燃红磷,节约能源(或不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造成装置漏气,实验误差小),故答案为:不需酒精灯点燃红磷,节约能源(或不需打开瓶塞点燃红磷造成装置漏气,实验误差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难度稍大,只有熟悉用红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才能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进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红磷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
红磷燃烧时生成大量白烟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总气体的
1
5
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总气体的
1
5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小,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
红磷不足会使氧气有剩余
红磷不足会使氧气有剩余
装置没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装置没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然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从而集气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化不大
木炭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气体,从而集气瓶中的气体压强变化不大

我们曾做过①木炭、②硫粉、③铁丝、④镁条等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实验.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
(用序号填空,下同);产生耀眼强光的是
,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上述现象有助于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判断化学变化发生的根本依据是
产生了新物质
产生了新物质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白色生成物中混有少量淡黄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了如下实验探究.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淡黄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
干燥空气中各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是:氮气
78
78
%,氧气
21
21
%,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已学知识:氧气与镁反应生成的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查阅资料: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
猜想1:可能是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
猜想2:可能是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
猜想3:可能是镁与
水蒸气
水蒸气
生成淡黄色固体.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一)获取氮气
(1)把空气除尘净化,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液化后再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这种方法属于
物理
物理
(选填“物理”或“化学”)方法.但在实验室里空气不易被液化.
(2)如图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用燃烧法除去空气(已除去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中的氧气从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燃烧匙内选用的物质最好是
C
C

A.木炭       B.蜡烛C.红磷  D.铁丝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三)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3N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Mg+N2
 点燃 
.
 
Mg3N2
3Mg+N2
 点燃 
.
 
Mg3N2

实验二: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出现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的化学式是
C
C

实验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淡黄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的
氮气
氮气
反应产生的.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的实验及所学知识,你对燃烧的条件有什么新的认识?
物质的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物质的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拓展与迁移: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用镁条代替红磷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理由是
镁条不但能够和氧气反应,而且能够和氮气反应,所以若用镁条来代替红磷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则会由于消耗了氮气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镁条不但能够和氧气反应,而且能够和氮气反应,所以若用镁条来代替红磷完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则会由于消耗了氮气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