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2O3 、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  ③只有 Fe(OH)3     ④是Fe2O3与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与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与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 、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面左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上面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Ⅰ组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

Ⅱ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 g

 

【交流讨论】

(1)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右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上面右图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答案】

(1)③④⑥

(2)丙

【交流讨论】(1)排净装置中的空气(或防止CO和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

(2)Ⅰ、⑤

(3) 部分红色粉末变黑

(4)不需要,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装置中。

【反思评价】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或用塑料袋等收集,或其他合理答案)。

【拓展延伸】可行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探究】(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面左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说明没有水生成,从而排除猜想中的③④⑥;(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丙同学的观点正确,因为氧化铁与酸反应溶液变色;【交流讨论】(1)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

(2)选择Ⅰ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计算过程如下:固体质量的减少即为氧化铁中的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氧元素的质量计算出氧化铁的质量,进而确定成分,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⑤组。

(3)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部分红色粉末变黑;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不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装置中。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上右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因为一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故应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或用塑料袋等收集)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上面右图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此方案是可行的,因为氢气也具有还原性,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考点:物质成分的确定、实验基本操作及注意的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1)2Fe(OH)3   
  △  
.
 
  Fe2O3+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精英家教网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如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如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
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28-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③是Cu、Fe(OH)3的混合物
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只有Fe(OH)3
资料获悉:(1)2Fe(OH)3
  △  
.
 
Fe2O3+3H2O
(2)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精英家教网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①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②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③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④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29-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请指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Fe2O3、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2O3
③只有Fe(OH)3
④是Fe2O3、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Fe2O3的混合物   
⑥是Cu、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1)2Fe(OH)3
  △  
.
 
Fe2O3+3H2O    
(2)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
(3)Cu在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Cu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
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来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图1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精英家教网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2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
的总质量为18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
的总质量为183.1g
交流讨论:
(1)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作用是
 

(2)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计算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猜想中的第
 
组(填序号).
(3)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4)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反思评价:戊同学指出:从环保角度,图36-2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拓展延伸:有同学提出丁同学上述实验中的CO还可以用H2代替,并将图36-2中B装置换成盛有碱石灰(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物)的干燥管,来确定该红色粉末的组成,你认为是否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下载: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铁矿石粉末的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菱铁矿(FeCO3)、赤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三种固体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试样粉末主要成分可能有:①只是FeCO3、②只是Fe2O3、③只是Fe3O4、④FeCO3和Fe2O3、⑤FeCO3和Fe3O4、⑥Fe2O3和Fe3O4
[查阅资料](1)FeCO3受热易分解FeCO3
  △  
.
 
FeO+CO2↑,常温与可盐酸反应放出CO2:FeCO3+2HCl=FeCl2+CO2↑+H2O,
(2)铁矿石粉末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
[探究思路]先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探究其成分,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测定其含量.(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1)取适量试样粉末装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①④⑤
①④⑤
(填猜想中的序号).
(2)为进一步确定试样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10.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在通风厨按如图进行实验.

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a管 玻璃管和试样粉末的总质量为70.0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67.6g
b瓶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200.0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206.6g
[交流讨论]
(3)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最后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装置中a和b的连接处?
不需要
不需要
(填需要或不需要),理由是
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装置中
因为一直通入CO气体,B中溶液不会倒吸到A装置中

(4)b装置中可能会发生多个化学反应,任写出其中1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CO2+Ca(OH)2=CaCO3↓+H2O

[反思评价]
(5)本实验的尾气是否需处理?如需处理,请回答如何处理,如不需处理,请说明理由:
需要;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
需要;在b装置后放一燃着的酒精灯将剩余气体烧掉

(6)通过计算确定,该铁矿石试样的主要成分,指出哪个猜想是正确的(已知铁矿石的纯度为80.0%).
解:
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的活动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白色粉末组成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
教师提醒:它由碳酸钙、碳酸钠、氢氧化钠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白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①只有碳酸钙;②只有碳酸钠;③只有氢氧化钠;④是碳酸钠和碳酸钙的混合物;⑤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⑥是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的混合物.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碳酸钙,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适量白色粉末装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足量的水,振荡.,结果白色粉末全部溶解,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①④⑤
①④⑤
(填猜想中的序号)
(2)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白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后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溶液变成红色.乙同学认为只有猜想③正确,可是丙同学却不是这样认为,他的理由是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
碳酸钠溶液也呈碱性

(3)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白色粉末的组成,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结果有气泡产生,于是丁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③,试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交流计论: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为猜想②正确,有的同学认为自已的猜想⑥正确,各执一词.于是小明同学想出一种方法:在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先加入过量的
氯化钡
氯化钡
溶液,然后再滴入
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
,根据先看到
有白色沉淀生成
有白色沉淀生成
,后看到
上层清液变红(合理即可)
上层清液变红(合理即可)
的现象,从而得出猜想⑥是正确的.
反思评价:
戊同学指出: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但要注意实验的严谨性,如果小明加入的试剂的先后顺序颠倒一下,你认为
不能
不能
(填“能”或“不能”)准确验证猜想⑥正确.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