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我国古代下列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主要原理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矿石炼铁 B. 水车灌溉 C. 活字印刷 D. 雕刻石像
兴趣小组在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时,用一个集气瓶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一会儿熄灭了。它为什么会熄灭呢?
(提出猜想)甲同学说:蜡烛燃烧耗尽了瓶内的氧气,所以蜡烛熄灭。乙同学说:蜡烛燃烧后瓶内可能还有少量氧气,但有CO2浓度过高导致蜡烛熄灭。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 | 实验结论 |
(1)取一小块白磷(着火点为40℃),放在一铝箔制的小盒中,然后放入装有生石灰的锥形瓶内(如图),点燃蜡烛。 | 燃烧的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 | 白磷燃烧需满足的条件: ①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②_____。 | _____同学猜想正确。 |
(2)待冷却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水,立即关闭活塞。 | 铝盒中的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_____。 |
(实验反思)
①在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有两个a._____,b._____。
②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对集气瓶底部的含钙固体又产生了兴趣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过程 | 现象 | 结论 |
实验1:取样,_____ | 放出大量热 | 该固体中含有_____ |
实验2:取样,滴加无色酚酞 | _____ | 该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 |
实验3:取样,滴加足量_____ | 有气泡冒出 | 该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
经小组讨论发现,实验_____(填序号)的结论错误,理由是_____。
现有A、B两种银白色的金属,某同学想要探究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
(设计实验)取大小相同的两块金属,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操作与现象如下:
实验 | 试管1 | 试管2 |
操作 | ||
现象 |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慢 | 金属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
(思考结论)
(1)通过上述实验,判断出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___(填“>”或“<”)B。
(2)假设其中的一种金属是铁,除观察到铁的表面有气泡产生外,还能观察到反应后的溶液呈________(填“浅绿色”或“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实验前用砂纸打磨金属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
(4)如果两种金属是镁和铁,还可以用镁和一种化合物的溶液来证明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你认为该化合物可以是_________(填化学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