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 )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稀有气体
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取用粗盐 B.溶解粗盐
C.过滤粗盐水 D.蒸干滤液
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
(2)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
(3)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
(5)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
(6)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______;
将未知金属M和金属镁的粉末状混合物共ag,加入一定质量的Cu(NO3)2、Fe(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有关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滤渣中含有Cu、Fe,则滤液一定为无色溶液 B.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只含有Cu D.若滤液中金属离子只含有Mg2+,则金属活动性一定有Mg>M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19H1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 B.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19:7:6
C.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判断稀硫酸和氯化铁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为了进一步确认该判断的可靠性,该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稀硫酸和一定量氯化铁溶液在烧杯中混合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1)甲同学取烧杯中混合溶液进行实验,成功地检验出混合液中含有H+和SO42-,于是得出结论------稀硫酸与氯化铁溶液没有发生反应。
①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
②如图为H2SO4与BaCl2发生反应的微观粒子反应示意图(在水溶液中进行反应,水分子已省略),请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_______。
(2)为了进一步确认两者没发生反应,还需检验烧杯内的混合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铁。于是,乙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
①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________溶液,证明了混合液中含有Fe3+。整个实验过程中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
②另取少量烧杯内的混合液,通过实验成功地检验出混合液中含有Cl-。他设计的方案为_______(写出操作和现象)。
[总结]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同学证明了稀硫酸和氯化铁溶液确实没有发生反应。
[学科渗透]如图所示,该小组在进行溶液导电性的实验时,将电极两端插入稀硫酸溶液中,闭合开关,小灯泡正常发光,然后逐滴向稀硫酸中加入稀Ba(OH)2溶液至过量。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推测小灯泡的发光情况为_________。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 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 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 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NaOH
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2)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为了防止自行车的支架生锈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用化学式表示)。
某硫酸厂废水中含有少量硫酸,小张同学对废水中硫酸的含量进行检测。取废水样品98g,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NaOH 20g(假设其他成分均不和NaOH反应)。
(1)若要检测该废水样品中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
(2)试计算该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