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①在过滤操作中要用到玻璃棒,它起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引流;
②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的过程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电;化学;
③氯化镁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MgCl
2+Ca(OH)
2═Mg(OH)
2↓+CaCl
2;
(2)①反应物是镁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点燃,所以方程式是:2Mg+CO
2
2MgO+C;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该实验证明干冰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稀盐酸或稀硫酸可以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有无剩余镁,因为镁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如果有会产生气泡;②根据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十字交叉再约简,所以化学式是:
Mg
3N
2;
(3)解:猜想:氧化镁通常为白色固体与镁表面呈灰色的现实不相符,因此猜想不成立;故答案为:因为氧化镁通常为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中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灰黑色物质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则物质中含有C元素,而猜想的氢氧化镁在组成元素上不含C元素,因此猜想不成立;故答案为: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可说明此变化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而氢氧化镁中根本不含碳元素;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
2(OH)
2C0
3加热分解的产生均为氧化物,则分解生成MgO、H
2O、CO
2三种物质,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方程式是:
Mg
2(OH)
2C0
3
2MgO+H
2O+CO
2↑;
(4)由图表中数据可知,该合金中镁元素质量为4g,铝元素质量为12g,镁元素与铝元素质量比是4g:12g=1:3;
设20g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溶质质量为X,第一次反应消耗铝的质量为16g-10.6g=5.4g,则:
2Al+2NaOH+2H
2O=2NaAlO
2+3H
2↑
54 80
5.4g X
根据:

解得X=8g,所以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40%.
故答案为:(1)①引流;②电;化学;③MgCl
2+Ca(OH)
2═Mg(OH)
2↓+CaCl
2;(2)2Mg+CO
2
2MgO+C;置换;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稀盐酸;有气泡产生;Mg
3N
2;(3)氧化镁通常为白色固体;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可说明此变化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而氢氧化镁中根本不含碳元素;
Mg
2(OH)
2C0
3
2MgO+H
2O+CO
2↑;(4)1:3;40%.
分析:(1)①根据不同实验中玻璃棒的各种用途分析即可;②根据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分析;③根据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考虑.(2)①根据方程式的书写,镁在点燃的条件下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反应类型的特点回答,镁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据此分析问题即可;②根据化学式的写法考虑;(3)猜想:根据物质颜色对猜想进行判断;实验分析:根据探究实验结果,对猜想进行判断;查阅资料得出结论: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生成物,完成反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根据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最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就是镁的质量,根据第一次消耗铝的质量,计算出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再除以20g即可.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知道根据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