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饮用桶装水。网上盛传“千沸水”(指反复多次烧开的水)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摄入一定量可导致中毒;此外,亚硝酸盐在人体内还能形成强致癌性物质-亚硝胺,饮用会致癌。这是真的吗?

水中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还原作用,适宜的温度会使水中的微生物增多,微生物释放出的还原酶可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

童贵忠、董智军等人对微生物检测的实验:

取15种桶装水与饮水机装配好,分别测使用过程(动态)中不同时段水桶内的水样。取13种桶装水(不与饮水机装配)静态放置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表:

样品类别

动态实验样品(72小时)

静态实验样品(1个月)

数量

15

13

微生物超标数

14

2

微生物超标率/%

93.0

15.4

解释:使用过程中,随桶中水量的减少,空气进入水桶中也会带入许多空气中的微生物。加热时,桶内水温会达到微生物大量繁殖的适宜温度。

加热次数对亚硝酸盐含量是否有影响呢?我国在《GB 19298-2003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对亚硝酸盐(以NO2计)的含量规定为小于5 μg/L。

邹伶俐、张雪娇等人的实验:

取新鲜的桶装水放置在饮水机上,测定36 h内反复加热(共计181次)的水样,亚硝酸盐含量(以NO2计)检测结果如下表:

加热时间/h

含量/μg/L

0

0.67

1

0.73

3

1.12

6

1.23

12

1.81

24

2.44

36

3.53

取检验合格的14桶桶装水分两组(每组7份)静态放置,进行存放环境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以NO2计)检测结果如图。

人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摄取亚硝酸盐的途径是蔬菜,通过人体唾液的转化,间接进入人体的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在300 mg/kg,人并没有因为食用蔬菜而导致亚硝酸盐中毒,由此可知“千沸水”中的亚硝酸盐不足以使人中毒。没有明确证据证明亚硝酸盐能致癌,在正确使用饮水机的前提下,“千沸水”不会致癌。反复煮沸的水,只是活性降低了,不易被人体细胞吸收。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水中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______

(2)在使用过程中,桶装水内微生物的增多与大量繁殖与______有关。

(3)你认为“千沸水”可以饮用吗?说明理由______

4依据图,静态放置时,影响桶装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

5请你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谈谈饮用桶装水时的注意问题______

【答案】 微生物的还原作用 温度、空气 可以,因为“千沸水”中的亚硝酸盐不足以使人中毒、不会致癌(或不可以长期饮用,因为“千沸水”的活性降低了,不易被人体细胞吸收) 时间和光照 不用时关闭电源(或长时间放置后不宜饮用或避光放置或不要敞口放置等)

【解析】(1)水中亚硝酸盐主要来源于微生物的还原作用。适宜的温度会使水中的微生物增多,微生物释放出的还原酶可将水中的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2)使用过程中,随桶中水量的减少,空气进入水桶中也会带入许多空气中的微生物。加热时,桶内水温会达到微生物大量繁殖的适宜温度。在使用过程中,桶装水内微生物的增多与大量繁殖与温度、空气有关。

(3)测定36 h内反复加热(共计181次)的水样,亚硝酸盐含量为3.53,其含量远远低于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体唾液的转化,间接进入人体的亚硝酸盐含量的300 mg/kg, “千沸水”可以饮用。(4)依据图,静态放置时,影响桶装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时间和光照。光照时间越长,亚硝酸盐含量越高。(5)结合文章和生活实际,饮用桶装水时的注意问题:用时关闭电源(或长时间放置后不宜饮用或避光放置或不要敞口放置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气体的制取及性质。请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E装置可以收集O2、CO2、H2中的_____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H2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导管口字母)通入。

(4)某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O2,为了较好地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5)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用注射器注入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于硫酸的性质实验:

①浓硫酸不仅具有酸性还具有_____性,沾到皮肤上,必需立即用大量水清洗,并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②浓硫酸也具有吸水性,打开浓硫酸瓶盖,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变大”、“不变”或者“变小”);

③另外,浓硫酸也能体现其强氧化性,它可以与硫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的非金属固体单质、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态氧化物和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液态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④结合浓硫酸的①②③性质可知,下列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可多选)。

A.二氧化碳 B.氨气 C.硫化氢 D.氧气

【题目】一种奇妙的蜡烛,点燃后怎么吹也吹不灭,它看上去和普通蜡烛一样,究竟是什么原因能让蜡烛持续燃烧呢?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烛芯制成,吹不灭的蜡烛是在烛芯上包裹一层一种金属与少量稀土元素形成的合金粉末,着火点为150℃。蜡烛燃烧时,烛芯里的金属不燃烧;蜡烛一熄灭,未降温的金属就燃烧起来,从而再将蜡烛引燃。

【思考与解释】蜡烛燃烧时,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小莺通过查阅资料已知吹不灭的蜡烛芯内的金属可能是铜、铁、镁或铝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成分,请你与他继续探究并完成下列问题。(注:不考虑粉末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⑴提出问题:蜡烛芯内的金属究竟是什么?

⑵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蜡烛芯内的金属是铜;

猜想二:蜡烛芯内的金属是铁;

猜想三:蜡烛芯内的金属是镁;

猜想四: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验证:

实验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取出烛芯内的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金属是银白色

______________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小试管中,滴加适量稀硫酸,观察现象

金属逐渐溶解,有无色气体产生,溶液为无色

______________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铜溶液,观察现象

有红色物质析出

该金属可能是镁

a.请写出实验Ⅲ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b.仅实验Ⅲ中的现象不能证明该金属一定是镁,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

⑷讨论交流:

下图是小莺利用数字实验测定的金属与酸反应时装置中压强的变化曲线。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①图一中为什么铝条与酸反应开始一段时间压强变化不大?________________

②从图一、图二的曲线中找出一条有意义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