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6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八种物质是由H、O、C、Na、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
(1) A、B均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其中A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之一,B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分解得到A,则A的化学式为 ,写出B生成 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 D、E也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且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其中D可以作燃料,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 F、G均由3种元素组成,且属于同一类物质, G能转化为F,则F的化学式为 ,写出G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 M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A、E和另一种物质Q,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1) H2O 、 2H2O2MnO2 2H2O +O2 ↑ 。
(2) 2CO+O2点燃 2CO2 。
(3) NaOH 、 Ca(OH)2 +Na2CO3="=" CaCO3 ↓ +2NaOH 。
(4) 2NaHCO3加热 Na2CO3 +H2O +CO2 ↑ 。
【解析】
试题分析:(1) A、B均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其中A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之一,B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分解得到A,A是水,B是过氧化氢,则A的化学式为H2O, B生成 A的化学方程式2H2O2MnO2 2H2O +O2↑。
(2) D、E也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且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其中D可以作燃料,D是一氧化碳,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点燃 2CO2。
(3) F、G均由3种元素组成,且属于同一类物质, G能转化为F,G是氢氧化钙,F是氢氧化钠,F的化学式为NaOH,G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Ca(OH)2 +Na2CO3="=" CaCO3 ↓ +2NaOH。
(4) M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A、E和另一种物质Q,M是碳酸氢钠,A是水,E是二氧化碳,Q是碳酸钠,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加热 Na2CO3 +H2O +CO2 ↑。
考点:物质的组成;物质推断;化学方程式。
点评:推断物质,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来进行合理的推断,熟悉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解题的关键。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
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下表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 | 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
点燃前 | 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燃着时 |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 |
熄灭后 | 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
(6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
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下表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 | 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
点燃前 | 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燃着时 |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 |
熄灭后 | 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
(6分)氧气在自然界中存在非常广泛,并不断循环转化。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下图是自然界中氧的部分循环示意图.从①~⑥中选择序号填空,产生氧气的有______。
(2)铁生锈、动植物的呼吸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缓慢氧化。
(3)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
指标,PM2.5是用来监测空气中下列哪项含量的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一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④可吸入颗粒物
(4)下列措施中不能降低空气中PM2.5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戴口罩 b、禁止焚烧秸秆 c、植树造林
(5)将沸点不同的气体分离开来,常采用液化分离法。如,控制温度在-183℃时,可将空气中氮气(N2)与氧气(O2)分离。根据下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产物氨气(NH3)与N2、氢气(H2)分离开来,最适宜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
物质 |
H2 |
N2 |
O2 |
NH3 |
沸点 |
-252℃ |
-195.8℃ |
-183℃ |
-33.35℃ |
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6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
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参看下表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
(2)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 |
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
点燃前 |
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燃着时 |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现象,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 |
熄灭后 |
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