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按要求填空:

1)在水、铁和氯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_____

2)在符号①Fe3+H2O2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___;①和③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3)某密闭容器中物质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ABC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填序号)。

【答案】 Fe2(SO4)3 A

【解析】

(1)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铁是金属,是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填写:水;

(2)阳离子是右上角带正电荷的离子,因此,在符号①Fe3+H2O2SO42-中,表示阳离子的是Fe3+,故填写:①;

①是Fe3+,化合价为+3价,③是SO42-,化合价为-2,根据化学式的书写原则:“正左负右,取绝对值下交叉”,因此,①和③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Fe2(SO4)3,故填写:Fe2(SO4)3

(3)微观中混合物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或分子构成的物质,反映在图上是由不同图形构成的物质,由题可知,A是由两种图形构成,属于混合物,BC都是由同种图形构成,属于纯净物,故填写: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元旦联欢会上,化学老师给同学们表演了一个水能生火的魔术(如图甲所示),他将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了几滴水,棉花立刻燃烧了起来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提出猜想)

a.小明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时放出了热量。

b.小刚又根据燃烧的条件,对小明的猜想进行了补充:_____

(实验与分析)同学们设计了图乙的实验装置。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你推测小刚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

2)实验中还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

3)完成了以上实验,老师介绍该反应的产物一共有两种,于是同学们又展开了进步的研究,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请你回答:另一种产物必含的元素是_____

(老师介绍)过氧化钠不仅可以和水发生反应,也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也能生成氧气。因此,过氧化钠经常被用于潜水艇和防毒面具中提供氧气

(补充实验)

明确了以上性质,小芳同学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丙)。

将一团包有过氧化钠的粉末的棉花塞到漏斗的管中,漏斗下方点燃一支短蜡烛(蜡烛火焰与棉花不接触)。请回答:棉花_____(填不能)燃烧。这主要是因为蜡烛燃烧生成能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物质_____,同时反应放热。

(实验结论)①CO2Na2O2反应生成了氧气与一种化合物,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2O2)着火,不能用CO2熄灭。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