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家庭生活中处处都有物质变化,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鲜牛奶变质
B.酵母粉发酵
C.钢丝球刷碗
D.洁厕精除垢

【答案】C
【解析】A、鲜牛奶变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酵母粉发酵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钢丝球刷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洁厕精除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题目】结合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如果要收集比较干燥的氧气,则选用装置收集;实验室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3)若用高锰酸钾选择A和D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则对A装置进行的改进是 . 实验结束时应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否则会导致;检验一瓶氧气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4)若收集某气体时只能选用E装置,则可推知该气体的性质除密度比空气小外,还有:
(5)实验室往往用B装置制取气体,与下图比较,其优点是:
(6)某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对氧气性质进行探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小李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另一同学用收集的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后发现集气瓶底炸裂,出现该现象原因是 , 该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 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②小王同学将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的两个集气瓶按如图所示放置,并分别同时迅速插入一根带火星的木条,甲乙两个装置中的现象不同点是
③从某网页上查阅到如下信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应在30%~50%之间.为探究更加具体和准确的数据,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排空气法向集气瓶中通入一定体积的氧气,通入氧气的体积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和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这时,小张同学脱口而出:“氧气约占36%时就是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最低体积分数”,而其他同学立即反对,理由是 , 你认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实验数据均取整数).

1号瓶
(通入34%的氧气)

2号瓶(通入35%的氧气)

3号瓶(通入36%的氧气)

4号瓶(通入37%的氧气)

不复燃

不复燃,但很亮

很亮,复燃

立即复燃


(7)为保证潜水员长时间在水中工作,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下列几种制取氧气的方法:①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②水通电制取氧气;③氧化汞加热制取氧气;④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你认为最适合在潜水艇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 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

【题目】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多采用浓氨水和酚酞试液探究微粒的运动性.
(1)【回忆课本】课本上采用图A装置,进行实验.

①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该实验不仅说明微粒的运动性,还说明氨分子运动的速率比酚酞分子的运动速率
(2)【发现问题】虽然课本上这个实验的现象明显,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氨水的用量大、实验装置无法固定、有很多氨气逸出大烧杯等.
【查阅资料】①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大.
②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
③T形三通管属于微型化学仪器.
【实验改进】在老师指导下,同学们改用图B装置探究微粒的运动性.
①在T形三通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纱布条.
②用(填写仪器名称)吸取少许浓氨水,将其滴入T形三通管的细弯管处,然后用橡皮帽封闭管口.
③一会儿,观察到段纱布条变成红色.
④微热细弯管处的浓氨水,纱布条变红的速率会加快.
(3)【实验结论】改进实验说明,氨气密度比空气;氨分子在空气中主要向运动,且温度升高其运动速率
(4)【实验反思】改进实验与课本实验相比较,有不少的优点,请你写出其中的一条:
(5)【实验拓展】同学们在老师的启发下,还利用T形三通管设计了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图C实验.在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