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下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_____、y=_____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符号是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失电子形成铝离子,写出铝离子符号_____
(4)钠元素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_____
(5)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_____,该周期还有的规律有_____。
【答案】15 8 Ar
电子层数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逐渐增大
【解析】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第一层上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第二层上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一个电子层最外层是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1)同一周期,质子数逐渐增大,表中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15,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为相对稳定结构,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元素,元素符号是Ar。
(3)在化学反应中,铝原子失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符号为。
(4)钠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故钠元素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硫化钠,化学式为。
(5)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处于同一周期,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电子层数相同,该周期还有的规律有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逐渐增大。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在制取CO2的实验中,小刚发现选用不同的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时,CO2的产生速度有差异。经思考后,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及记录表。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组 | 温度(℃) | 石灰石 | 稀盐酸 | |||
质量(g) | 颗粒 | 体积(mL) | 质量分数(%) | |||
1 | 20 | 5 | 大 | 20 | 5 | |
2 | 20 | 5 | 小 | 20 | 5 | |
3 | 20 | 5 | 小 | 20 | 10 |
(1)实验组1、2探究的是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速度与 _____的关系。
(2)探究大理石和稀盐酸的反应速度与稀盐酸质量分数的关系,应选择的实验组是_____(填序号)。
(3)如图1所示,小刚发现该装置有一处需要改进:_____,若改进后,检验该集气瓶是否已收集满CO2的方法是_____,
(4)如要判断实验中产生的CO2速度,表格中最后一列需填写收集满一瓶CO2所需要的_____。
(5)小刚提出:图1装置也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并可以测定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在探究过程中,小刚查阅资料得出的结论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应在30%-50%之间。这时小红同学提出:能否使实验数据更加具体和准确些?小刚和小红经过讨论,进行了以下4次实验,收集了4瓶氧气,得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1号瓶(收集34%的氧气) | 2号瓶(收集35%的氧气) | 3号瓶(收集36%的氧气) | 4号瓶(收集37%的氧气) |
不复燃 | 不复燃,但很亮 | 很亮,复燃 | 立即复燃 |
这时,小刚脱口而出:“氧气约占36%时就是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最低体积分数”,而小红立即反对,理由是_____ 。你认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为_____(填百分数且实验数据取整数)
【题目】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M、N、X、Y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M | N | X | Y |
反应前质量/g | 8 | 11 | 18 | 10 |
反应后质量/g | 8 | 33 | 4 | 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是X和Y,生成物是M和N,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生成N的质量是33g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