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题目内容
要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
,应将混合气体通过___________;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溶液变为___________色
试题答案
相关练习册答案
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红
试题分析:要除去CO中混有少量的
,应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等碱性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溶于水发生反应
,所以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点评:考察来自于课本的最基本知识点,属于简单题,中考中常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出现,这提醒我们在平时学习时注意积累总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精致课堂有效反馈系列答案
小考状元必备测试卷系列答案
全能小考王小升初名校备考密卷系列答案
中考5月冲关卷系列答案
中考5加3预测卷系列答案
升学考试一本通系列答案
一路领先应用题卡系列答案
实验班小学毕业总复习系列答案
口算加应用题专项天天练系列答案
小学毕业升学学业水平测试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在学校的联欢晚会上,老师做了神奇的表演,向装有不同固体的试管中滴入适量不同的无色液体,产生了不同的现象。老师让同学们参与互动进行猜想:
(1)若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液体后产生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固体可能是(任写一种,下同)
,液体可能是
。
(2)若固体为白色粉末,加液体后无气体产生,所得液体温度降低.则固体可能是
,液体可能是
。
(3)若固体为黑色粉末,加液体后有气体产生,则黑色粉末可能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NO
3
)
2
、CaCl
2
、Na
2
CO
3
、Na
2
SO
4
、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仍有白色物质不能溶解;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后,不溶物全部溶解;继续加入BaCl
2
溶液,没有明显现象。该粉末的可能组成最多有多少种情况( )
A.4
B.5
C.6
D.7
某固体可能由Na
2
SO
4
、NaCl、Na
2
CO
3
、KNO
3
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进行如下实验:
试回答:
(1)白色沉淀A为
;(填化学式,下小题同)
(2)原固体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有
,
可能含有
。
(3)为检验上述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一定存在,某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取少量固体溶于水,加入足量的Ba(NO
3
)
2
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②取滤液加入Ag NO
3
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由此得出结论。
在上述的实验方案①中,加入足量的Ba(NO
3
)
2
溶液的目的是
___。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u
Fe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
KCl溶液
K
2
CO
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C
NaNO
3
溶液
Na
2
SO
4
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D
CaCl
2
溶液
HCl
加入过量碳酸钙,过滤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灼烧闻气味区分羊毛线和棉线
B.用稀盐酸区分铁粉和木碳粉
C.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D.用尝到味道的方法区分厨房厨柜中调味品食盐和蔗糖
现有初中常见的A、B、C三种物质,其中两种为氧化物。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若向A中加入B物质,则生成C,C中加入无色的酚酞溶液显红色,则C显
性。将A放入饱和的C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若A为单质,且B、C中都含有A物质中的元素,若A、B、C之间能发生分解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A为单质,A、B、C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当A在氧气中燃烧时会产生C,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向A和B的混合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会得到黄色溶液并冒出大量的气泡,据此判断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工业上用B和氢气在400℃时反应得到C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其中X、Y为两种气态单质,Z为固态单质;A为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B、C、D为三种状态各不相同的氧化物(个别反应的条件未注明).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名称:A
、Y
;
(2)反应①、② 、③、④中属于置换反应的为
(填序号).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下列物质的除杂实验中,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方法
反应类型
A.
CaO(CaCO
3
)
高温
分解反应
B.
Fe(Fe
2
O
3
)
足量CO
置换反应
C.
CO
2
(CO)
足量O
2
化合反应
D.
CaCl
2
溶液(HCl)
足量CaCO
3
复分解反应
关 闭
试题分类
高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初中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小学
数学
英语
其他
阅读理解答案
已回答习题
未回答习题
题目汇总
试卷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