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
B、玉米酿成白酒 |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
D、用活性炭吸附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作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玉米酿成白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用活性炭吸附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解答:解:A、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溶解作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玉米酿成白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用活性炭吸附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B、玉米酿成白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用活性炭吸附自来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甲: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 乙: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丙:是化合反应 丁: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
甲: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 乙: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丙:是化合反应 丁: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
A、CH4+2O2
| ||||
B、S+O2
| ||||
C、2CO+O2
| ||||
D、2H2+O2
|
小麦主要成分淀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5)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淀粉属于营养素中的糖类 |
B、淀粉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0:5 |
C、每个(C6H10O5)n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 |
D、淀粉属于有机化合物 |
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xAl+Fe2O3
Al2O3+xFe 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Al2O3为氧化物 |
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C、该反应方程式中的x为3 |
D、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
小军同学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中,设计了以下几种试剂方案,其中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 )
A、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
B、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
C、Cu、Ag、FeSO4溶液 |
D、Fe、Ag、CuSO4溶液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
B、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
C、36gNaCl溶液在100g水中刚好形成饱和溶液,故NaCl的溶解度为36g |
D、将1g某物质加入到9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是10% |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铁片浸入稀硫酸中 |
B、碳酸氢钠的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
C、氧化铁粉末加入稀盐酸中 |
D、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
如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