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科学,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础。请完成下列内容。
(1)酒精灯的酒精洒出,在桌子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___________________;
(2)倾倒细口瓶里的液体时,标签腐蚀、字迹模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取用6.8mL某溶液需要的仪器_________(填序号)。
①5mL量筒 ②10m量筒 ③25mL量筒 ④胶头滴管 ⑤玻璃棒
(4)用托盘天平称取6.3g食盐固体,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这时应该_________________。若称量结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称取的食盐的质量是________g(lg以下用游码)。
(5)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烧杯底部应垫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湿抹布或细沙扑灭 倾倒时标签没有朝向手心 凹液面的最低处 ②④ 向左盘中添加药品至平衡为止 5.7g 石棉网。
【解析】
(1)酒精灯的酒精洒出,在桌子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或细沙扑灭。
(2)倾倒细口瓶的试剂时,标签没向着手心,流出的液体腐蚀标签。
(3)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根据量程相近的原则,取用6.8mL某溶液需要的仪器是10mL量筒和胶头滴管;
(4)用托盘天平称取6.3g食盐固体,步骤应该是:先调好砝码和游码,再向左盘增减药品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说明食盐的质量小于砝码的质量,故应继续向左盘添加食盐,直至天平平衡。若称量结束后发现药品和砝码放反了,则实际称取的食盐的质量是6g-0.3g=5.7g;
(5)实验室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为防止烧杯受热不均引起炸裂,所以烧杯底部应垫放石棉网;
【题目】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老师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探究。
(1)甲同学设计了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案:
A 把二氧化锰加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B 把过氧化氢溶液缓缓加入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能得到平稳氧气流的是_____(填A或B)。
(2)乙同学联想二氧化锰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于是想到红砖粉末是否也可以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猜想与假设)红砖粉末也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验证)乙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取一定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观察到有极少量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没有复燃。说明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
实验二:在实验一的试管中加入1克红砖粉末,有大量气泡产生,伸人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实验三:待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不溶物滤出,并洗涤、于燥、称量,固体的质量仍为1克,说明_____。
(实验结论)乙同学认为红砖粉末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反思评价)丙同学认为要证明乙同学的结论正确,还需要再补充一个探究实验,这一探究实验的目的是_____。
(拓展)下表是丁同学探究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时所记录的数据。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30% | 15% | 5% |
W克二氧化锰 | 0.3 | 0.9 | 2.1 |
W克红砖粉末 | 8.0 | 10.0 | 17.0 |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两条)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忘记滴加指示剂而无法判断酸碱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于是,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该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NaCl溶液的pH=7
(猜想与假设)猜想Ⅰ: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Ⅱ: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Ⅲ: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 | 未见变红 | 猜想Ⅲ错误 |
②再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 | _______ | 猜想Ⅱ正确 |
实验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若要验证猜想Ⅱ正确,在实验②中还可以用以下____代替Na2CO3溶液。
A Zn B Cu C CuO D BaCl2溶液
【题目】化学现象中包含发光放热,许多物质燃烧时都伴随着发光放热的现象。小丽认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整个学习小组对此展开讨论和验证。
(提出问题) 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吗?
(猜想) 猜想 1:都是化学变化。
猜想 2: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验证过程)
(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_____,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观察到 _____。
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为 _____、_____,蜡烛燃烧为 _____ 变化。
(2)观察灯泡(灯管内为钨丝)
通电前 | 通电中 | 通电后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 发出白光,手摸灯泡感觉发烫 | 灯丝为银白色固体 |
通电前后,灯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_____ 变化。
(结论)猜想 _____(选填“1”或“2”)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