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________°C时,A物质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
(3)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将A、B两种物质各30 g分别加入50 g水中,所得B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g,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t1 C AB 80g 75 37.5%
【解析】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C时,A物质和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不会析出晶体,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晶体,A、B溶液不再饱和,C溶液是饱和的;
(3)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80g,B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将A、B两种物质各30 g分别加入50 g水中,A物质完全溶解,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B物质只能溶解25g,水的质量为50g,所以溶液的质量=25g+50g=75g。
![](http://thumb.zyjl.cn/images/loading.gif)
【题目】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有一瓶装有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如图所示),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可能是什么溶液呢?
[查阅资料]
I.初中化学常见的含钾化合物有KCl、KOH、K2CO3、KHCO3。
II. K2CO3和KHCO3溶液都呈碱性。
III.20℃时,测得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如下:
物质 | KCl | KOH | K2CO3 | KHCO3 |
溶解度/g | 34 | 112 | 111 | 33.7 |
[初步探究]小山根据试剂瓶标注的溶质质量分数30%和上表中的溶解度数据判断,这瓶试剂不可能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做出猜想]试剂瓶中溶液的溶质可能是①KOH;②K2CO3;③…….
[设计实验]小西取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他认为猜想②正确。
[反思评价]小强不完全认同小西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他另取样品,进行了如下实验:
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通过实验可以判断样品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原瓶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且已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