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熔点最低的金属是_____;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_____。
“南海一号”出水了数以万计文物,其中制作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是( )
A.烧制瓷器 B.鎏金腰带
C.木制古船 D.铁制锅具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
(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
A.有颜色变化 B.有其他物质生成 C.有气体生成 D.有发光、放热现象
某班同学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明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
(2)小红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她的依据是:_____。
(作出猜想)小华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稀硫酸。
(实验验证)小华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产生_____现象, 则证明废液中确实含有硫酸。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加入过量的_____。写出该反应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_____,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采用降温额方法
D.将5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
我国镓矿藏储量位于世界首位,镓是一种战略金属,被称为“电子工业的粮食”。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的信息,图2是镓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镓元素属于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原子核外共有__个电子层。
(2)在化学反应中,镓原子容易__(填“得到”或“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则镓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
(3)镓元素与第13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个__(填“周期”或“族”)。
用化学用语填空:
(1)常用作火箭的助燃剂的是_____;
(2)石油中主要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
(3)用作炼铁还原剂的是________ ;
(4)可用于焙制糕点的小苏打是________。
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氮肥、硝酸、药物和染料等。根据下列图标,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里加热氯化铵(NH4Cl)和熟石灰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则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最好选用气体发生装置_______(序号)。
(2)欲制取氨气时,为了避免倒吸,最好在其发生装置后连接下图_____装置(选填E或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