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14分)某学习小组完成“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若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试管口要放一团_______,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纯度高的氧气宜选用____(填序号,下同)。

(3)如果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图是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指出其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要改正错误需要操作的按钮是_______(填字母)。

(6)实验操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             →装药品和放棉花并固定试管→加热试管→收集气体→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停止加热”。

(7)实验反思: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氯酸钾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答案】

(1):①铁架台;②集气瓶。

(2)棉花(错别字不给分);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E。

(3)B;过氧化氢水  +   氧气 。

(4)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收满。

(5)铁夹夹在试管中间,没用外焰加热;   bc。

(6)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7)未加二氧化锰(或未加催化剂)

【解析】

试题分析:1、图中①、②的仪器名称分别为铁架台和集气瓶;

2、若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 + 二氧化锰 +氧气;收集纯度高的氧气宜选用E装置,排水集气法。

3、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型制气,装置应该选择B,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  +   氧气。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收满。

5、F图中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中的错误有:铁夹夹在试管中间,没用外焰加热,要改正错误需要操作的按钮是bc。

6、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和放棉花并固定试管→加热试管→收集气体→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停止加热”。

7、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若不是氯酸钾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最可能的原因是没有加入二氧化锰做催化剂。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催化剂。

点评:实验室制气的两种常用装置:第一种装置: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时需加热,简称“固固加热型”;第二种装置:反应物为固体与液体,反应时不需加热,简称“固液不加热型”。要注意整个实验中的各个操作事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某学习小组完成“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进行了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铁架台
铁架台
;②
集气瓶
集气瓶

(2)若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则试管口要放一团
棉花
棉花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二氧化锰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收集纯度高的氧气宜选用
E
E
(填序号,下同).
(3)如果用双氧水、二氧化锰制氧气,则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B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收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收满

(5)如图是某同学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指出其中的错误
铁夹夹在试管中间,没用外焰加热
铁夹夹在试管中间,没用外焰加热
;要改正错误需要操作的按钮是
bc
bc
(填字母).
(6)实验操作: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可概括为:“组装仪器→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药品和放棉花并固定试管→加热试管→收集气体→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停止加热”.
(7)实验反思:在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发现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经检查不是氯酸钾变质,也不是装置气密性不好,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未加二氧化锰
未加二氧化锰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