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2013?枣阳市模拟)甲和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
解答:解:A、1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不是大于,故选项错误;
B、通过升温可以将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不是降温,故选项错误;
C、20℃时,在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须指明在饱和溶液中,故选项错误;
D、3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4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液,因为在20℃,甲、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40g,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题目
(2013?枣阳市模拟)为了提高实验探究能力,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一包白色粉末,它可能是碳酸钙、氢氧化钙或两种物质的混合物.
(1)同学们设计了以下三种实验方案:
方案Ⅰ: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
方案Ⅱ:取样品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白色粉末是氢氧化钙.
方案Ⅲ: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下层有不溶物,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白色粉末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
以上三种方案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方案Ⅰ、方案Ⅲ
方案Ⅰ、方案Ⅲ
(填方案序号),其不合理的理由是
方案Ⅰ,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滴加盐酸,一样有气泡产生;方案Ⅲ,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方案Ⅰ,因为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滴加盐酸,一样有气泡产生;方案Ⅲ,因为碳酸钙不溶于水,但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2)请再设计一种方案,证明该粉末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简要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取样品少许,充分溶解于水中,过滤,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
再往过滤后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取样品少许,充分溶解于水中,过滤,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
再往过滤后固体中滴加稀盐酸
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钙;
产生气泡,证明有碳酸钙
酚酞试液变红色,证明有氢氧化钙;
产生气泡,证明有碳酸钙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

精英家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