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下表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 物 质 | 所含杂质 | 除杂质的方法 |
A | 氧化铜 | 氯化钠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B | 二氧化硫 | 水蒸气 | 通过盛有烧碱的干燥管 |
C | 硫酸钠溶液 | 稀硫酸 | 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 |
D | 二氧化碳 | 一氧化碳 | 点燃 |
B
解析试题分析:除杂就是利用杂质与主要物质在性质上的差异将它们分离开或将杂质转化为主要物质。这个性质包括溶解性等物理性质及各种化学性质,需注意的是除杂时不能将主要物质除去;不能产生新的杂质。 A、氧化铜不溶于水,氯化钠能溶于水,加水溶解后氧化铜仍为固体,氯化钠成为溶液,再通过过滤操作实现固液分离,最后要得到氧化铜固体,只需将过滤后所得固体清洗、烘干。题中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对过滤后的液体蒸发,得到的是氯化钠固体而非氧化铜。A错误。B、通过盛有烧碱的干燥管,在除去水蒸气的同时,也将二氧化硫除去了,不符合除杂的基本要求。B错误。C、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与杂质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既除去了杂质,也没产生新杂质,更没将主要成分去除,符合除杂要求。C正确。如果题中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不是适量而是过量,那该题就不正确了,因为反应后又有了新的杂质碳酸钠。D、点燃确实能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不过这个转化需要有氧气的参与,氧气是一种气体,它的量很难控制,如果氧气放入的量多,则反应后有新的杂质氧气,如果氧气量少,则一氧化碳没除尽。另外在二氧化碳为绝对多数的情况下,一氧化碳也几乎不会燃烧。实际操作上几乎不可行。D错误。故选B。
考点:除杂的原理、方法、注意事项。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 |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
B |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 点燃气体 |
C | 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空气 | 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
D | 鉴别羊毛和涤纶 | 点燃后看火焰、闻气味、看产物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A.氧气、空气—燃着的木条 |
B.硬水、软水—肥皂水 |
C.氧化铜、二氧化锰—观察颜色 |
D.水、过氧化氢溶液—硫酸铜溶液 |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鉴别的物质 | 鉴别的方法 |
A | 蒸馏水和自来水 | 观察是否澄清透明 |
B | 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 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C | 纯水和矿泉水 | 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多少 |
D | 二氧化碳和氧气 | 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燃烧情况 |
下列操作中,一步操作即可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
A.观察气体颜色 | B.闻气体的气味 |
C.插入燃着的木条 | D.加入澄清的石灰水 |
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检验氢气纯度时,没有听到任何响声,表明氢气已纯净 |
B.为证明暴露在空气中的 NaOH 溶液已变质,可加入 BaCl2 |
C.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采用点燃的方法 |
D.用盐酸即可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中含有碳酸盐 |
下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相应科学原理不对应的是
选项 | 方法 | 科学原理 |
A | 用酒精洗涤油污 | 油污能溶解在酒精中 |
B | 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 水垢与醋酸反应 |
C | 森林着火开辟隔离带 | 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能灭火 |
D | 铝制容器不能盛酸性物质 | 酸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除去H2中的少最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
B.除去CO2中的少最HCl: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干操 |
C.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CaCl2: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
D.除去FeCl3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足量的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
由NaCI、CuCl2、Mg(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将其逐一进行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 )
A.水氢氧化钠溶液 | B.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 |
C.水氢氧化钾溶液 | D.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