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科学家发现接近常温的超导材料“超氢化镧”。下列有关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中子数是57
B.元素符号是La
C.镧是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是138. 9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主要体现了( )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写出物质F的化学式:_______;
(2)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反应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4)写出物质C的用途_________(至少写一种)。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仪器时,可重复使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实验。
(1)请写出能用装置乙制备的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小红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草酸(H2C2O4)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则合适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选填“甲”“乙”“丙”之一)。
(3)用草酸制取的一氧化碳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现要用该混合气体来测定某Fe2O3 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并验证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按混合气体→A→B→C 的顺序连接仪器(气体流向从左到右),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①能证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的现象是________。
②实验测得反应前C 装置直玻璃管中氧化铁样品的质量为10g,反应完全后,继续通一氧化碳气体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此时测得固体质量变为7.3g,计算该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③假设反应中未连接装置A,则②中的计算结果与实际质量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之一)。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可以有效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化学式为CH2O), 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B.该化学反应类型不属于置换反应
C.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发生改变
D.该化学反应的生成物质量比为 22 : 9
学习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活中某些变化的本质,提高对物质变化的认识。下列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森林火灾 B.自然界中 CO2 循环
C.海水中提取镁 D.铁管防锈刷漆
根据图中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30℃时,将NaCl、KNO3各4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_;
(3)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采用的方法是____(选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小明在商场见到一种神奇的蜡烛,买回点燃后发现怎么也“吹不灭”,他对这种蜡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带到学校和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了下列探究。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烛芯制成的,“吹不灭”的蜡烛在普通蜡烛的烛芯外包裹了一层打火石。该打火石是在某种金属中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C。当吹“灭”蜡烛时,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又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问题与思考]
(1)“吹不灭”的蜡烛利用的原理是燃烧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填燃烧的条件之一)。
(2)蜡烛芯外包裹的金属是什么?
[实验探究]吹不灭的蜡烛芯外的金属可能是镁、铝、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他们继续探究。(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1)同学们取该打火石,用砂纸打磨后,立即否认了该打火石中的金属是铜,那么他们观察到的是打火石呈现___________色。
(2)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经过对现象的分析后,他们认为该金属一定不是铁,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交流]
(1)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金属的种类,小强提议用硫酸铜溶液进行试验,请你预测,将打火石加入到硫酸铜溶液后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2)同学们一致认为小强的方案不合理,经过讨论他们设计了新的实验方案,确认了打火石中的金属是镁,他们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气体不是空气污染物的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