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
C.将t2℃时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C
【解析】解: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 B、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所以将5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正确;
C、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ab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溶解度增大,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与降温前相等;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而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此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b>a>c,故错误;
D、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正确;
故选:C.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和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饱和和不饱和的转变方法: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题目】推理和推测是初中化学学习的基本技能.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 , 在化学反应中,该原子容易得到电子变成(填符号)
(2)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关于M组成中元素的判定是
(3)“气体烙铁”是一种以气体X为燃料的加热仪器,加热温度可达130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13O2 8CO2+10H2O.燃料X的化学式为
(4)小聪同学家新换了水龙头.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好奇的小聪想探究铬(Cr)与常见金属铁、铜的活动性强弱,小聪同学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再取三支试管,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硫酸.
实验 | 试管1 | 试管2 | 试管3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铁片表面产生气泡较慢,溶液变为浅绿色 | 铬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溶液变成为蓝色 |
小聪根据实验推知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是 .
【题目】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①2CO、②Ca2+、③2H、④O2 . 其中,“2”表示2个分子的是(填序号,下同),表示每个微粒带2个单位电荷的是 .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选项).
A.反应前后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2:3
(3)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 | 复方氢氧化镁片剂 | 铝碳酸镁片 |
有效成分 | Mg(OH)2 | AlMg(OH)3CO3 |
构成微粒 | Mg2+、OH﹣ | Al3+、Mg2、OH﹣、CO32﹣ |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①Mg(OH)2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填微粒符号,下同).
②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则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 .
【题目】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 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 既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又说明氨分子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既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又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
A.A
B.B
C.C
D.D